天天看点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清朝统治者始终有两件事想不明白。在关外时,战士们身强力壮,所向披靡,而入关之后,小小的天花就让一群虎贲之师难以招架。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居然有两位皇帝(顺治与同治)被天花活活折腾死,还有一位(康熙)捡回一条命,却毁了容。清朝延续了268年,也与天花斗了268年。然而,清朝结束了,天花却依然还在。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从左至右:顺治、康熙、同治

还有一件事也让清朝历代皇帝百思不得其解。历朝历代皇子皇女夭亡的不少,但为何偏偏到了清朝尤为严重。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十位皇帝中,最后三位居然无一人留后。

清朝86位皇子的平均寿命仅为32岁,而60位皇女的平均寿命只有26岁。

更为可怕的是,清朝146位皇子皇女,在15岁之前死亡的居然达到74人,占了出生数的一半还要多。60位皇女中更是有37人在十五岁之前夭亡,夭亡率达到61.7%。现在,都说女人比男人寿命要长,但在清朝并非如此。生在皇家,条件极其优越,但夭亡率仍如此之高,可以想象当时民间普通百姓家的夭亡率更是高得惊人。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清代皇帝子女状况表

按理说,皇家在子女的保育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那为何死亡率还如此之高呢?一个奇怪的现象是,那些早于弟弟妹妹降世的哥哥姐姐们长大的概率普遍偏低。尤其是那些大哥大姐们。

顺治帝的长子与长女并没有过多地享受父母的宠爱就离开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康熙皇帝的前六个子女都没有度过“四岁”这一劫;雍正皇帝的前三个儿子与大女儿在父亲的眼皮底下,一个个陆续走向另一个世界。乾隆这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皇帝,第一次送走了二岁的长女,第二次是一岁的次女,第三次是九岁的次子;嘉庆的长子和长女、次女的生命止步于“四岁”;道光皇帝与康熙皇帝一样的惨,前六个子女都先他而去;咸丰还没从喜得皇子的氛围中走出来就直接进入失子的悲伤中。

之后的同治、光绪、溥仪,三位皇帝五十年间,皇宫不闻婴儿啼哭之声。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从上到下:雍正、咸丰、嘉庆

为何皇家留不住前面所生育的皇子皇女?当时的太医并没有发现这个规律。顺治皇帝生育长女时,年龄在十五岁,康熙十四岁做父亲,十八岁之前生育的前六个孩子,无一幸免。乾隆皇帝十八岁那一年出生的长女也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一个很显眼的规律是,这些皇帝生育前几胎子女的年龄都在十八岁以内。这还算着虚岁,实际年龄还要减去一岁,同时,十月怀胎,按时间推算,基本还要减去一岁。实际上,顺治十三岁就有了长女,康熙十二岁就做了父亲,乾隆十六岁生了长女。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乾隆与皇子皇女

此时,不论是皇帝还是妃嫔自身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可想而知,生育的子女也会先天不足。这样的子女降世是福分,能活着简直就是造化。由于先天不足,缺陷甚多,即使生在皇家,被精心照料,这些皇子皇女也很难存活下来。然而,当一些皇帝成年,一切成熟之后,由于妃嫔过多,生活没有节制,所生育的子女仍多不健全,从而死亡率仍很高。

清朝前面七位皇帝生育能力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康熙,在位61年,终年69岁,一生共生育皇子35人,皇女20人。这五十五个子女是由32个女人所生。每个女人平均生育1.7人。其中,27个妃嫔一生只分娩过一次。

剩下的5个女人中,又数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孝恭仁皇后)与诚亲王母亲荣妃生育子女最多,每人生育6个子女。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孝恭仁皇后

十三阿哥允祥的母亲敬敏皇贵妃在康熙二十五年到三十年间极度受宠,因此,在这五年间,连续生育三个子女。两年之后,康熙又对密妃专宠,使其在八年内,连生三个儿子。康熙四十一年到四十五年,康熙又对襄嫔专宠不已,使其在四年内生育两人。

乾隆虽然比祖父康熙多活20年,但在生育这方面简直没法与祖父媲美。乾隆一生皇子皇女27人,比祖父少了一半。六十五岁生下最小的女儿后,乾隆雄风大减,再未生育。顺治帝生育能力不弱。24年的人生中生育14个子女,但天不假命。雍正14个子女,嘉庆14个子女,道光19个子女。三人皆过花甲之年,生育子女的数量尚可。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乾隆

可道光到咸丰,父子俩的生育能力差距悬殊。咸丰只生育两个皇子一个皇女。可见,身体下滑得太厉害。其实,咸丰的身体一直都很弱,并且腿还不利索。当初,道光之所以选择他继承大统,看重了他的仁德之心,忽略了子嗣的传承。咸丰之后,子嗣归零。同治19岁,光绪38岁,溥仪61岁,他们虽然都到了生育的年龄,接触的女人至少三人,但最终“无果”。可见,三位皇帝的生育能力连续出现了问题。为何连续三位皇帝都这样呢?

清朝,两对阿哥与公主,必有一对夭亡,原因竟始终不被重视

溥仪与婉容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家日渐式微,皇帝殚精竭虑,心情焦躁不安,影响生理与心理;有人说,皇帝早年放纵过度,心力交瘁;更有人说,这是清朝国运终结的征兆。不论是皇帝个人,还是清朝国运,此时已走到天失时,地失利,人失和的地步。皇帝的生育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