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藩42岁时,接到咸丰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

曾国藩30岁入朝为官的时候,就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做一个有益于江山社稷的好官,可是,在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42岁的曾国藩在回家为母丁忧守孝的时候,接到咸丰皇帝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呢?

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停、看、选择的过程,曾国藩做事一向谨慎,这也正是他的智慧之处。

曾国藩遇到的机会

清朝时期,官员们的实缺很少,官员回籍丁忧守孝的时间很长,为整整三年时间。当一个官员回籍后,朝廷除了保留其级别后,没有一点权力,其地位就相当于一个乡绅。

曾国藩42岁时,接到咸丰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

曾国藩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自从进入官场后,就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他回家为母守孝,从一个儿子的角度来看,虽然他是一个孝子,但对他的前途来说,就变得十分渺茫了。三年时间过后,朝中早已没有他的职位了。

不过,曾国藩也有复出的机会。这一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广西北上,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进入湖南、湖北境内了。在朝廷的军队没有丝毫抵抗力的情况下,咸丰皇帝一下子在全国各地任命了43位团练大臣,咸丰皇帝想借助民间武装力量抵御太平军,以缓解太平军北上的步伐。

对曾国藩这样在籍的官员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只要手中有了军队,就能通过军功的方式,早日重返官场,早日得到重用。

曾国藩42岁时,接到咸丰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

可是,曾国藩接到咸丰皇帝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的团练大臣呢?

曾国藩的担忧

曾国藩虽然认为地方团练有前途,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能和自己有关。

咸丰二年(公元1852)十二月十三日傍晚,曾国藩突然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差人送来的一份咨文。

咨文转录了上谕的内容。原来,咸丰皇帝要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咸丰皇帝说得非常明白:

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闻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尽力,不负委任。

曾国藩42岁时,接到咸丰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

曾国藩本可借助咸丰皇帝的这道命令,重返官场。可是,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拒绝。一心想成为一个好官的曾国藩,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呢?曾国藩做事非常谨慎,自然有他的原因。

一是咸丰皇帝的任命太突然,让他没有丝毫准备。曾国藩的一生,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善于学习和准备,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想到最坏的结果,直到自己能掌控,才敢于去实施。

二是曾国藩当时还在守孝期间。古代讲“以孝治天下”,“孝”为天下第一等大事。如果曾国藩此时出山,他作为天下文人们的楷模,担心被人唾弃。

曾国藩42岁时,接到咸丰的任命书后,为何不想出任湖南团练大臣?

曾国藩的好朋友郭嵩焘也是丁忧在家,他的一番话,最终让曾国藩放下包袱,决定出任湖南团练大臣。郭嵩焘对曾国藩说道:

公素具澄清之志,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父何?

正是有了郭嵩焘的帮助,让曾国藩有了信心,这才决定出任湖南团练大臣。

参考资料:

《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