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明朝的天下,是朱元璋从在庙里敲钟,再到战场上杀敌,一点一点地慢慢累积起来的。

因为他小时候因为家里吃不上饭,被送到了寺庙,家里其他人也深受吃不上饭的苦,所以他从小就痛恨那些光知道吃拿卡要不干活的官员。

在朱元璋当上统治者之后,他仍然痛恨这些人,他开始压榨这些官员,无论是办实事的还是贪污的官员,都逃不过他的手掌。也因此,他有了暴君的称号。

另一方面,他确实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体贴百姓,为百姓着想,为明朝之后的盛世打下了基础,又称为明君。在史书中记载着一件小事,宫女给朱元璋送粥,朱元璋却下令把宫女杀掉了,这无疑又透露着这位皇帝多疑的性格。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朱元璋

送粥宫女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之后,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正好他也是一个工作狂,对于朝政的事情非常上心,经常通宵达旦,到深夜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

有一个宫女不知道是怀了什么心思,在没有朱元璋传膳的情况下,自己擅作主张地端了一碗粥到了朱元璋工作的地方。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们自己在办公室一直加班加到了半夜,本来就没什么人,天又黑又静,工作又很累,这个时候突然有个不认识的人拿着小零食走了过来,搁谁谁不吓一跳。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而且,朱元璋还是当时的皇帝,宫女出现的地方是原本应该有着很多侍卫和宦官的地方。这个宫女的出现,却没有一个人通报,告诉朱元璋。

要是进来的不是宫女,是刺客怎么办?万一是刺客假扮的宫女怎么办?谁负得起这个责任?是宫女收买了外边的侍卫吗?

朱元璋杀掉宫女,便也可以理解了。

可能宫女只是想在自己的老板面前露个脸,但是却不知道这一行为已经越了界,让老板觉得感觉自身受到了威胁。而且,这一行为还可以重立宫里的规矩,让其他人都按照规矩行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要是谁都可以不通报就进来自己的房间,那是不是刺客也可以?而且,后宫要是都不按照规矩行事,今儿这个送粥,明儿那个送汤,朱元璋要怎么办公呢?

很少有皇帝是不多疑的,因为皇帝这个位置在古代是绝对的万人之上的,吸引力太足,并且朱元璋就是推翻一个朝代,重新建立一个朝代,难免害怕别人像自己一样推翻自己的朝代。

这一件小事不足以体现朱元璋的多疑,他的多疑还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多疑也是有原因的。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朱元璋剧照

多疑性格

朱元璋多疑的性格,还得从他还没有夺得天下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他有一个侄子名为朱文正,朱文正不仅和朱元璋有血缘关系,而且能力也非常强,是开国将军之一。朱元璋也非常喜欢他,着重培养他。

朱文正也非常争气,年仅17岁就打赢了洪都保卫战。

既然打了胜仗,就应该论功行赏,打赢的其他战士们都封官加爵了。等到朱文正的时候,朱元璋就问他,想要个什么官当当。

朱文正也非常客气,打了胜仗,怎么可以先着急为自己的亲人行赏呢?这样做怎么能服众呢?等到您成了大业,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何愁不能荣华富贵?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没想到自己的侄子这么识大体,当即决定,不给朱文正论功行赏了,原来干嘛现在还干嘛。

朱文正本来是和朱元璋客气客气,没想到朱元璋真的当真了。

朱文正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一向是个纨绔子弟,没有封赏的朱文正回到江西之后,开始越发放肆,一天不干好事。

朱元璋不可能一直放任着朱文正的种种行为,就派人去敲打朱文正了,但是朱文正本来就心里不平衡,能打胜仗,全是自己的功劳,不封官加爵也就算了,还派人来骂自己。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于是,朱文正去投靠了朱元璋当时的敌人,张士诚。自己的亲侄子都会叛变,更不要说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了,朱元璋还如何信任其他人呢?

朱元璋得到朱文正的背叛的消息之后,亲自带兵去找了朱文正,并把他带了回来。大臣们都说要把朱文正杀了以平众怒,朱元璋的想法也是如此。

但是,马皇后对此事劝说了朱元璋,朱文正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侄子,还能杀了不成?

朱元璋听从了马皇后的建议,没有杀死朱文正,而是把他囚禁了起来,两年后朱文正去世。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不计前嫌,封了朱文正只有几岁的儿子为靖江王。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朱文正如此幸运没有被处死,全依赖是因为他和朱元璋是一家人,朱元璋疑心虽重,但是对一家人还是很好的。

但是,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而且,自从朱文正的背叛之后,他很难信任其他人,自己那么器重的人,还和自己是同一条血脉的人都会为了利益背叛自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后期朱元璋一直在杀功臣,有时候并不是多疑,觉得他们威胁到了自己的位置。而是因为自己的大儿子死得太早,他的孙子朱允炆没有和这些大臣们一起夺过天下,很难能镇住这些功臣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孙子被欺负,只能把这些大臣们统统杀掉。

宫女见朱元璋深夜还在批奏折,送来一碗热粥,朱元璋却说:斩了

结语

善良的皇帝不等于好皇帝,疑心重也是众多皇帝的通病。杀死送粥宫女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样的惩罚过于重,但是了解历史不应该站在现在的角度、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当时发生的事情。

而应该设身处地得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处环境去分析这件事情。

凡事都有其背后的原因,不论是朱元璋的多疑还是朱元璋杀死宫女这一举动,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他的心血来潮,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