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度是在古代王朝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制度,分封制度说白了就是把国家分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让这些诸侯国的国王去带领,去管理,但是这些诸侯王是效忠天子皇帝的,最早实行这种分封制度的就是夏朝,商朝,周朝,这三个朝代,夏朝并不是主张分封制,而是夏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实际上完全就是一个部落组成的一种部落联盟,而夏朝的王就是其中最大部落的王,也相当于部落联盟的盟主。

而商朝也是因为本身自己就是夏朝之下的封国,但是打败了夏朝,建立了商王朝,可是这些封国仍旧还存在,再加上对四周的吞并,还有四周国家的臣服,因此也是一种分封制度,到了周朝,周朝武王伐纣灭亡了商朝,因为当时的情况,还有局势,诸侯众多,并不能实际上统治天下,再加上很多地方都是荒地,天高皇帝远根本无法统治,再加上交通不便自然而然是不能直接统治,所以采用了分封制度。
但是分封制度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诸侯太多,诸侯太多王朝王室强大的时候还好说,只要王室衰微,诸侯就会慢慢做大,并且吞并四周的国家,最后造成分裂,或者是王朝更迭,就比如说夏王朝被手下的诸侯国商王朝灭亡了,而商王朝却被手下的封国周王朝灭亡,而周王朝最后王室衰微,天下分裂,导致国家混乱,最后被手下封国秦朝灭亡了。
秦始皇因为这个教训所以废除了分封制度,秦朝是唯独一个没有诸侯王的朝代,当然这里面所说的不光光是有封地封国的诸侯王,就连名字上面的也没有,可是后来汉朝成立的时候,刘邦却封出了很多的诸侯王,结果导致到了汉景帝的时候爆发了严重的七国之乱,刘邦他不清楚诸侯王会造成内乱吗?很显然刘邦非常清楚,因为刚开始分封的那些异姓诸侯王在汉王朝建立不久的时候,就开始了动乱,刘邦一一剿灭,很明显诸侯王叛乱,这是很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就算是诸侯王都是自己家人也一样会出现动乱。
毕竟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这里,周王朝分封出来的大多数诸侯王都是自己的家人,可是仍旧还是该拥兵自立自立,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而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时候,距离秦王朝统一天下的时间可并没有多久,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面前,刘邦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可是他也没办法。
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并不稳定,再加上这些异姓王都是大功臣而且拥兵自重,刘邦必须得笼络他们,所以封他们为诸侯王,但是后来剿灭了他们之后,刘邦只是把这些诸侯王换成了自己的子孙,其他仍旧还是没变,其实问题仍旧还是存在的,都是一家人打起来也是常事很正常,可刘邦也是非常无奈,他也没办法只能用这种权宜之策。
首先汉朝根基未稳需要诸侯王在外统兵稳定,而且大多数都是在东部,国家大概三分之二还是在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立诸侯王主要第一点就是保卫边疆,同时治理统治国家,能够省去中央王朝很大一部分力量,再加上异姓王刚除,这些地方仍旧还有残余势力,如果直接归中央王朝统领,很有可能叛乱还会发生,让诸侯王坐镇,很大一部分能够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能开垦荒地,让中央王朝的地域减轻压力,并且休养生息快速发展,刘邦也只能留下这个隐患,为此刘邦也是做一个防范措施,那就是非刘姓者不可为王,就是为了保证一家人的状态,减少对抗的可能,不过显然刘邦还是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