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是在古代王朝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制度,分封制度說白了就是把國家分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讓這些諸侯國的國王去帶領,去管理,但是這些諸侯王是效忠天子皇帝的,最早實行這種分封制度的就是夏朝,商朝,周朝,這三個朝代,夏朝并不是主張分封制,而是夏朝剛剛成立的時候,實際上完全就是一個部落組成的一種部落聯盟,而夏朝的王就是其中最大部落的王,也相當于部落聯盟的盟主。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而商朝也是因為本身自己就是夏朝之下的封國,但是打敗了夏朝,建立了商王朝,可是這些封國仍舊還存在,再加上對四周的吞并,還有四周國家的臣服,是以也是一種分封制度,到了周朝,周朝武王伐纣滅亡了商朝,因為當時的情況,還有局勢,諸侯衆多,并不能實際上統治天下,再加上很多地方都是荒地,天高皇帝遠根本無法統治,再加上交通不便自然而然是不能直接統治,是以采用了分封制度。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但是分封制度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諸侯太多,諸侯太多王朝王室強大的時候還好說,隻要王室衰微,諸侯就會慢慢做大,并且吞并四周的國家,最後造成分裂,或者是王朝更疊,就比如說夏王朝被手下的諸侯國商王朝滅亡了,而商王朝卻被手下的封國周王朝滅亡,而周王朝最後王室衰微,天下分裂,導緻國家混亂,最後被手下封國秦朝滅亡了。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秦始皇因為這個教訓是以廢除了分封制度,秦朝是唯獨一個沒有諸侯王的朝代,當然這裡面所說的不光光是有封地封國的諸侯王,就連名字上面的也沒有,可是後來漢朝成立的時候,劉邦卻封出了很多的諸侯王,結果導緻到了漢景帝的時候爆發了嚴重的七國之亂,劉邦他不清楚諸侯王會造成内亂嗎?很顯然劉邦非常清楚,因為剛開始分封的那些異姓諸侯王在漢王朝建立不久的時候,就開始了動亂,劉邦一一剿滅,很明顯諸侯王叛亂,這是很重要的不穩定因素,就算是諸侯王都是自己家人也一樣會出現動亂。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畢竟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這裡,周王朝分封出來的大多數諸侯王都是自己的家人,可是仍舊還是該擁兵自立自立,根本不管他們的死活,而劉邦建立漢王朝的時候,距離秦王朝統一天下的時間可并沒有多久,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面前,劉邦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可是他也沒辦法。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剛剛建立的大漢王朝并不穩定,再加上這些異姓王都是大功臣而且擁兵自重,劉邦必須得籠絡他們,是以封他們為諸侯王,但是後來剿滅了他們之後,劉邦隻是把這些諸侯王換成了自己的子孫,其他仍舊還是沒變,其實問題仍舊還是存在的,都是一家人打起來也是常事很正常,可劉邦也是非常無奈,他也沒辦法隻能用這種權宜之策。

秦朝統一六國不久,東周戰國曆曆在目,為何劉邦還用分封制度?

首先漢朝根基未穩需要諸侯王在外統兵穩定,而且大多數都是在東部,國家大概三分之二還是在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立諸侯王主要第一點就是保衛邊疆,同時治理統治國家,能夠省去中央王朝很大一部分力量,再加上異姓王剛除,這些地方仍舊還有殘餘勢力,如果直接歸中央王朝統領,很有可能叛亂還會發生,讓諸侯王坐鎮,很大一部分能夠遏制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時還能開墾荒地,讓中央王朝的地域減輕壓力,并且休養生息快速發展,劉邦也隻能留下這個隐患,為此劉邦也是做一個防範措施,那就是非劉姓者不可為王,就是為了保證一家人的狀态,減少對抗的可能,不過顯然劉邦還是天真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