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藏考古研究成果|吐蕃时期高等级墓葬为认识唐朝、吐蕃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央视网消息:国家文物局通报的成果中还有一项唐代的考古新发现,通过抢救性发掘,拉萨当雄吐蕃墓地出土了多个珍贵文物,为认识唐朝、吐蕃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材料。

位于拉萨北部当雄草原的吐蕃墓地分为南北两区,当雄墓地共发现封土墓52座,已发掘14座。碳十四测年显示,墓葬年代为公元7—9世纪。

西藏考古研究成果|吐蕃时期高等级墓葬为认识唐朝、吐蕃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2020年—2021年,发掘出土文物涵盖了金银器、陶器、铜器以及漆器、青金石、玛瑙、珊瑚、绿松石、珍珠等,总计300多件套。尤其出土了90多颗黑白石围棋子,具有中原文化特征。据介绍,我国围棋源于春秋时期,唐代以后风靡全国。此外,墓中还出土了雄狮鸟纹金耳勺,柄部为朱雀造型,与唐代两京地区一些器物上的纹样相似,显示了吐蕃与唐朝的密切文化交往。

西藏考古研究成果|吐蕃时期高等级墓葬为认识唐朝、吐蕃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西藏考古研究成果|吐蕃时期高等级墓葬为认识唐朝、吐蕃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白居易说“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描绘的是长安流行赭色饰面的女妆习俗。而更让考古专家惊喜的是,出土陶器碎片上就发现了“赭面”人物,陶器上出现吐蕃“赭面”这在青藏高原考古中是首次。

西藏考古研究成果|吐蕃时期高等级墓葬为认识唐朝、吐蕃文化交流提供新材料

当雄吐蕃墓出土文物显示出当时吐蕃文化与中原唐文化的关系已十分密切,为研究吐蕃时期的考古文化面貌、唐蕃文化交流等重大课题提供新的历史资料。

来源:央视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