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前言

结盟在弱小的国家中,算是一种方法,众多的小国结合成为一个大国,保护自己也保护不被大国欺负,但是结盟这种事经常是好的开头,坏的结尾。

起因

宋朝遭受辽国的迫害,与此同时远在一方的金国也受到辽国的欺负。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辽国

结果

海上之盟最后破灭,辽国消灭以后,金国开始攻打宋朝。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1111年的辽朝疆域

始末

1. 海上之盟

宋朝虽然繁华,但是他经超受到游牧民族的欺负,很多人都觉得宋朝的士兵宛若纸糊的,一桶就破。

其实作为将军出身的皇帝赵匡胤为了防止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于是赵匡胤决定把精兵都放在身边,把能力比较弱的士兵放在边关,所以对上游牧民族,宋朝每次都是被打败。

偏偏他们还不调整,于是宋朝就一直失败着。游牧民族开始崛起,辽国开始建立,辽国的能力不容小觑,他们带着精兵一直攻打宋朝,导致宋朝没有还手的能力。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全盛时期的金朝

不过很快就有了,因为宋朝发现在另外一边的金国也在悄悄崛起,于是宋朝想要和金国结盟,一起攻打辽国。

不过宋朝和金国之间隔着辽国,所以宋徽宗派遣使者前往山东蓬莱,经过渤海来到金国,请求结盟。

这个时候的金国也比较弱小,看到宋朝使者到来,自然是同意的,但是他们也有条件,打败辽国以后,后晋石敬瑭丢失的幽州十六州归还宋朝,而宋朝把进贡辽国的钱财都给金国。

因为这个结盟是在海上,所以也被称做海上之盟。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前的辽金局势

2. 缔结盟约的理由

1) 童贯的劝说

同样都是少数民族,为什么宋徽宗看中了金国呢,不仅仅是因为金国被辽国欺负,还是因为在公元1004年的时候,宋徽宗被迫和辽萧太后签订了潭渊之盟,虽然辽与宋一直都是和平相处,到那时幽州十六州全部在辽国手中。

这也是历代宋朝皇帝的心病,但是这一次宋徽宗身边的童贯开始劝说宋徽宗,可以用结盟的方式要回幽州十六州。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潭渊之盟

2) 所谓的好消息

而童贯之所以敢劝说宋徽宗,还是因为他了解到一个好消息,所安公馆是宦官,但是他曾经被派遣到西夏作战,所以更加熟悉战场。

童贯多年混迹战场,自然也清楚各个国家的状况,他认为辽国很快就要亡国了,所以应该联合金一起灭掉辽。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童贯

3) 反水之士马植

马植作为辽国的人,他的看法和童贯一样,所以他认为跟着辽国没有出路,这一次他投靠了宋朝,希望能够找到属于他的后路。

宋徽宗见到辽国的人都来投靠他,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再加上童贯的话,宋徽宗决定派遣使者前去金国。

而宋徽宗之所以和金国之间的盟约拖延那么久,就是因为宋徽宗首鼠两端,两个国家都不想得罪,两个国家又都想安抚,结果导致结盟的事情一拖再拖。

而在谈判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宋徽宗就听说了完颜阿骨打已经攻打辽国,并且让辽国割让国土。为此在让宋徽宗有了信心,但是他之前的首鼠两端,已经丧失了信任,所以哪怕使者到来,也被完颜阿骨打扣下半年的时间,才开始谈判。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

4) 金国的坐地起价

虽然说是结盟,但是金国的态度强硬,宋徽宗这边却软弱,对于幽州十六州,金国表示谁打下就是谁的,而宋徽宗却说会每年给金国进贡的。

为此也让金国更加看不起宋徽宗,不过结盟这件事还是好事,所以金国还是同意了。

但是幽州十六州的归属还是没有弄清楚,宋徽宗并不想发话,因为他觉得幽州十六州就是宋朝的,但是金国认为燕京已经给宋朝了,其他的地方就应该给金国。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幽州十六州

宋徽宗不同意,但是碍于金国的势力,所以一直没有表态,而结盟的事情又是一再拖延,这导致宋朝的使者只好擅自签订不平等的海上盟约。

结果等到他们攻打辽国以后,宋朝出现了叛乱,当时的方腊在江南一带进行反叛,要知道江南可是天下粮仓,方腊这么一闹,就是扰乱天下的粮食,于是宋朝赶紧前去压制,结果没想到这一次反而失去了幽州十六州的主权。

让曾经收复燕云地区的童贯脱不了身,没有支援,最后金国在燕京开始后大扫荡,并且趁机勒索宋朝钱财。

宋史:坐地起价的“海上之盟”

▲宋徽宗

小结

金国的进攻导致宋朝又一次受到欺负,不久之后宋朝就把目光放在了蒙古,想要和蒙古结盟,一起对付金国。

【参考资料】

1.《续资治通鉴》

2.《论宋金“海上盟约”》

3.《宋史 徽宗本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