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师与万世忠表诸葛亮同谥号,三国的一个极大讽刺

在古代,大臣中只有重臣名臣才可能有谥号。三国有谥号的大臣不少,但是从占比看是很小的。尤其是蜀国,从刘备占据益州的公元214年算起,五十年的历史中有谥号的人物才十来个而已。既然是谥号就有美谥、中谥、丑谥之分。像诸葛亮一样,在蜀国举足轻重,后世评价很好的人,他的谥号肯定是上佳的。诸葛亮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这是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的最好的谥号,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得到过。

司马师与万世忠表诸葛亮同谥号,三国的一个极大讽刺

诸葛亮堪称万世忠表,谥号“忠武”很贴切

值得注意的是魏国权臣司马师,他的谥号与诸葛亮的一样,也是“忠武”侯。这堪称是三国时期对曹魏最大的讽刺。

先看看“忠武”谥号高端在哪里?危身奉上曰忠,威强睿德曰武。诸葛亮一个文官,如果说谥号加上“忠”字,人人信服,毕竟诸葛亮是古代忠贞的代表。可是偏偏加上一个“武”,很多人就纳闷,也没见诸葛亮立了多大的武功,五次北伐基本上失败告终。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蜀国力量最为弱小,但是在用兵的气势上反而占据上风,这已经是非常罕见了,至于成败,古人相信天意,就不会太过强求了。

司马师与万世忠表诸葛亮同谥号,三国的一个极大讽刺

刘禅追谥诸葛亮崇高的谥号

所以,诸葛亮被追谥号为“忠武”侯,这非常贴近其一生的作为,就算有抬高,也符合众望。当然,“忠武”这一谥号之所以成为最好的谥号,应该与诸葛亮有关。后世用这个谥号时,必然会把享用谥号的人与诸葛亮相比。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把权力移交给了长子司马师,从此司马师掌控了魏国朝政。公元255年,司马师病逝,他实际掌权四年时间。也就是在这四年时间里,他曾废除魏国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他平定了淮南将领发动的第二次叛乱,他击败了吴国辅政大臣诸葛恪的北伐。按道理,司马师怎么也不可能与诸葛亮的事迹有类似之处,为什么也被追谥为“忠武”?

司马师与万世忠表诸葛亮同谥号,三国的一个极大讽刺

夏侯惇谥号“忠”侯,略不如“忠武”

首先,司马师死的时候,虽然权归司马家,但是并没有完全胜利,司马家还要装。我们知道,司马懿是以魏国周公姿态发动政变独揽政权的,他开始装,装得很像,很多人都主动围绕在他周围,革了曹魏的命。政变成功后,魏国少帝曹芳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司马懿坚决不受。司马师当权后,手段雷霆霹雳,但是身段常常弯得很低,他不居功,敢于承认错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周公继承人。

司马师与万世忠表诸葛亮同谥号,三国的一个极大讽刺

司马师谥号“忠武”是三国很大的讽刺

其次,司马师掌控了大局,但司马氏毕竟没有把曹魏取而代之,如果这个时候仍然以魏国忠臣的形象出现,可以缓解很多矛盾。司马氏从司马懿开始到司马昭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不讲究虚名。把司马师的地位抬的很高,对司马氏后续的掌权更有利。虽然司马师算不得魏国的忠臣,但他的功绩摆在那里。

再有就是谥号可以变换。司马师的弟弟后来受封为晋王,追谥其为景王。其侄儿司马炎称帝后,追谥他为景帝。“忠武”这一谥号再高端,也不如帝王谥号来得高端。

插图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