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了魏蜀吴之外,北方其实还有一国家,让高句丽不敢侵犯中原半步

东汉末年,群雄崛起,在那一段时间里,全国各地相继产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支武装势力,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攻击。

人们在了解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那一段历史的时候,往往会提到魏、蜀、吴三方势力,其实,这只是军阀最终角逐的结果。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三国之外,北方其实还有一个国家存在,它就是由公孙氏所建的燕国。

除了魏蜀吴之外,北方其实还有一国家,让高句丽不敢侵犯中原半步

和魏、蜀、吴三国一样,燕国也是一个割据性的国家,其势力最大时,一度控制了整个幽州地区。辽东公孙氏的鼻祖为公孙度,其曾经是东汉末年的辽东太守。董卓乱京时,公孙度被封为了辽东太守,其与幽州地区的公孙瓒长期对峙,也称雄一方。

公孙度起初势力较弱,他只能依附于黑山军,后来公孙瓒、刘虞等击败黑山军,他才得以在辽东立足。公孙度和袁绍、公孙瓒一样,也是一方雄主,只不过由于他过于偏外,才不被中原诸侯所重视。

公孙度在辽东驻扎期间,辽东的经济逐渐得到了恢复,为了增强辽东的实力,公孙度也曾发起过对外战争。他与乌桓、鲜卑长期为敌,曾经控制了大量的疆土。其招贤纳士,开馆设学,逐渐在辽东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除了魏蜀吴之外,北方其实还有一国家,让高句丽不敢侵犯中原半步

公孙度最骄人的战绩就是出征高句丽,东汉末年,高句丽曾经试图侵犯中原,在这种情况下,公孙度遂主动出击,他率军大破高句丽的入侵部队,甚至一度将疆土扩展至高句丽境内。经此一战,高句丽再也不敢随意侵犯中原,而东汉北方的疆域也获得了永固。

公孙度以辽东王自居,其虽然对外宣布仍以汉臣自居,其实其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皇帝。公孙度主政辽东期间,辽东也逐渐趋于稳定,就连乌桓、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势力也遣使归顺。

就在中原各军阀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公孙度却在暗自发展自己的实,到了官渡之战前夕,公孙度所辖的军马已经超过了两万,其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辽东王。

除了魏蜀吴之外,北方其实还有一国家,让高句丽不敢侵犯中原半步

公元204年,公孙度在辽东去世,其子公孙康嗣位,继续统领辽东。公孙康在位时,曹操正与袁谭、袁熙争夺北方,这一年,曹操率军攻破邺城,袁绍长子袁谭被杀,袁熙、袁尚则北逃乌丸。公元207年,曹操再次率军征讨乌丸,乌丸酋长踏顿遭到了大败,袁熙、袁尚只好投奔至公孙康麾下。

辽东势力弱小,根本不是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对手,慑于曹军的强大,公孙康只好命人斩杀了袁熙、袁尚,并将二人的首级交给了曹军。此事发生后,曹操遂传汉献帝诏令,册封公孙康为襄平侯。

公孙康虽然名义上是汉臣,其实也对曹操的指令阳奉阴违,因为他并不受曹操节制,所以其也无暇顾及中原的事宜。公孙康在位时,辽东军再一次对高句丽发起了进攻,其曾大败高句丽兵马,并陷其都城,威震于辽东。

除了魏蜀吴之外,北方其实还有一国家,让高句丽不敢侵犯中原半步

公孙康于公元221年去世,由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幼弱,辽东诸臣遂立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为辽东王。七年后,也就是公元228年,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袭爵夺位,辽东再次转入到了公孙度一脉之中。

公孙渊是辽东的末代之主,其在位时,竟然妄想称王。公孙渊为了胁迫魏明帝曹睿承认其为燕王,竟然遣使与东吴孙权勾结,其阴谋最终为曹睿识破。

公元238年,曹睿遣司马懿率十万魏军北征辽东,公孙渊不敌,只好率部投降。司马懿进入襄平后,公孙渊一族悉数为魏军斩杀,割据辽东达五十多年的燕国政权终于被魏国灭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