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早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表示中国可以在战胜后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而后的《波茨坦公告》也直接规定盟国可以派遣军队占领日本要地。经过对国际形势的权衡,美国示意中国派遣五万人进驻日本,国民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向日本派去了先遣部队,最后却又放弃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只是因为国内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呢?本期视频就来谈谈抗战胜利后中国无疾而终的驻日本占领军事件,在此之前,请各位看官点击视频下方的点赞按钮,支持一下本视频吧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波茨坦公告》,宣称同盟国会在日本成立一个没有任何战争威胁的政府之前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而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参战国,中国对日作战时间最长,付出的代价最大,理所当然地拥有解除投降敌人武装、占领日本的权利。

8月日本投降后,美国就发电报给国民政府,表示中国应该派出5万人的部队到日本实施军事占领。但是美国有他自己的野心,为了不让日本成为第二个朝鲜半岛,美国严防死守苏联对日本的大规模占领。看似将面积不小的千岛群划分给苏联,苏联海军从北海道进入日本时,却遭到美军的强硬拒绝,苏联只能无奈地放弃了驻军日本的打算。
对于驻扎军队在日本的提议,国民政府自然是很积极的。日本侵略中国,杀害了千万中国军人,奴役了上亿的中国百姓,这是一个洗刷中国被侵略的耻辱、惩治日本军国主义恶行、打压日本嚣张气焰的好机会。
接到美国让中国派遣军队驻日本的电报后,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就拟定一支五千人编成的混成旅支队进驻日本。相关批示公文在国民党军官办公室内被传阅之后,很多人心怀不满。认为在过去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是牺牲最大、损失最重、受害最深的国家。从九一八算起的话,中国已经抵抗日本侵略14年了,除了个别的汉奸和卖国贼,哪个国人不是对小日本恨得咬牙切齿。如今国民政府却只派遣5千人前去占领日本,实在令人意难平。不仅本国官员觉得人少,美国对这个人数也十分不满意,希望中国政府将人数增加到五万,并且点名要孙立人的第一军。
因为第一军全副美式装备,总指挥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不仅英语交流流利无障碍,而且与众多美国将领相熟。第一军当时就驻扎在广州,随时可以开拔进军日本。但是蒋介石不可能答应把这样一支战力彪悍的队伍派到外国,所谓好钢使在刀刃上,他还打算利用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抢占东北。
而且当时的国民政府急着和中共抢夺沦陷区地盘,在华北、东北和华东的广大地区都需要兵力驻扎,根本顾不上派兵出国。只是中国不能派兵驻扎日本的话,美国一个国家占领日本防区必然招致国际舆论的声讨,催促中国派兵就成了当务之急。1945年10月,马歇尔等人联合美国国务卿发电文催促国民政府尽快发兵。
在蒋介石的核准下,徐永昌另外拟定了两种方案。其一,抽出一个完整的师部,配备外交、政务人员和特种技术部队,大约有1.5万人,其二,直接以两个步兵团组成骨干,再配上行政人员和技术兵种组成的支队,人数在1万左右。蒋介石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但这显然和美国要求的第一军相去甚远,双方经过讨论,各退一步,最终定下了第一个方案。
方案确定以后就要选择派遣部队了,这支部队必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能力,还要展现中国军人的优良面貌。蒋介石最终确定了派遣由抗战中受伤痊愈、身上有一定军功的官兵组成的荣誉二师。荣誉二师全体装备精良,官兵识字率很高,整体素质较好。这支队伍不论政治觉悟还是战斗经验都在国民党军队中名列前茅,再配备一些其他部队的精英人才,这支改名为67师的部队接受国民政府命令,由师长戴坚领队,于1946年4月开赴上海待命出发。
为了展现良好的国际形象,67师对士兵队伍进行了调整。按照筛选标准,官兵身高必须170以上,老、丑、矮、残一律不要,文化程度必须达小学以上水平。礼仪方面,67师专门进行了英语、日语的培训,并对连以上军官进行国际礼仪、军容仪表和外交习俗等方面的培训,为占领做好完全的准备。为了更好地与美军合作,67师全体装备和编制全都改为美式,队伍划归美军第八军管辖。师长戴坚对进驻日本万分期待,还专门为占领军谱写了军歌:“国军堂堂入东瀛,止戈扬武德,奠亚洲安定之基础,为世界和平之干城。”
国民政府派出了军事代表团一行20人与67师师长戴坚一起飞赴日本,与盟军总部商议驻扎地点的具体事项。美国原本安排中国军队驻扎在以日本新泻县为中心的北陆地区,但是中方认为这样一个山多人少,既不是日本重要地区又没有工业区的地点不利于弘扬我国国威,有损中国颜面,要求以四国岛作为防区,虽然也没有工业区,但起码是一个完整的岛屿。但是四国岛已经被美国划分为英国的驻防区,经过双方的多次商议,美国同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静冈县、三重县两个地方,而且中国军队的指挥部可以设在名古屋。
此外,美国公布了盟军占领日本的法规,其中就包括美国享有对日本的专控权,而各占领国在日本期间的所有物资、花费都得由本国承担,不能拿日本的一草一木。比如我国军队伙房使用的木材等燃料,按照盟军总部的规定是不能在日本征用或购买的,只能从中国通过海上运输过去,每年大约需要450万吨。美国自然也要遵守这条约定,但是美军利用飞机运输生活物资和军需用品十分方便,如果中国军队向美国购买又是一笔大的支出。而67师作为一个完整的师部编制,共有1.5万人,包括步兵团三个、炮兵团一个,运输队、战车营,通讯营、特务连各一个,此外还配备了一个野战医院。这一万五千人每个月的军饷都要50万美元,加上其他各项支出,一个月大概要花费200万美元军费。
而国民政府在此前的战争中已经油尽灯枯,全靠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才能支撑至今,根本没有足够的余额拿出来给“海外驻军”。当然,只要蒋介石狠狠心,还是拿得出来的,但蒋介石还妄图保存实力消灭共产党,自然不会主动付这笔账。国民政府费尽心思援引之前的《租借法案》,与美国进行谈判,最终让美国答应承担中国驻日占领军1946到1949年间的军需花费,之后再由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结算偿还。
1946年6月底,中美双方签订了《中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盟国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表示希望中国军队8月底之前能够抵达日本。
67师参谋官、中国驻日代表团上校参谋廖季威回忆说,他们在日本横滨一直等到7月中旬都没有一点占领军启程前来日本的消息,7月下旬却接到东京的中国代表团打来的电话,要他们这一批驻日占领军的先遣人员搬到东京。中国的占领军不会再来了,廖季威被调到大使馆工作。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廖季威震惊地问占领军为什么不来了呢,对方的回复是不知具体原因,但是能从报纸上看到国共双方展开了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派兵对苏鲁豫解放区发起攻击,原本打算派到日本的67师因为装备精良、人员整编,被分到了65师和69师对战解放军华中野战军。蒋介石在战争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国军在鲁南或江苏地区打赢,67师就可以按照原计划开往日本,可惜67师被华中野战军重创,近乎全灭,空留在日本翘首以盼的驻日代表团。
看着美国军队陆陆续续的进驻日本防区,中国驻日占领军代表团在彼岸苦苦等待,只迎来国民政府接他们回国的轮船,期待多日的占领日本计划就此泡汤,不仅对67师是一重大打击,对国内盼望着占领军弘扬国威的国人来说也是一大遗憾。
蒋介石兵力真的缺少到如此程度,连驻外的1.5万人都要物尽其用吗?自然不是,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之前,国民党军队总人数仍有四百多万,区区一万余人自然不是蒋介石妄图取得内战胜利的关键。
美国之所以邀请中国一起设置驻日占领军,就是怕苏联指责他独占日本的狼子野心,美国不让苏联军队进入北海道已经落人口实。但后来苏联放弃驻军,也不再追求此事,中国这个挡箭牌自然也用不着了。蒋介石也明白美苏之间剑拔弩张明争暗夺的局势,他更怕明着站队美国,会让苏联加大对共产党的支持,让本就在东北收缴了大量物资、实力极大扩张的共产党更加壮大,不利于他的独裁统治。
另一方面,供养占领军一个师所需军费能够在国内养活十个师,国民政府自然不想做这“赔本买卖”,在美国明显表示想要独占日本的心思后,再派驻象征意义的占领军到日本得不偿失。然而从如今的国际舆论来看,日本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对中国的侵略属于非正义战争,更没有把中国作为战胜国放在眼里。相反的,美国驻兵日本几十年,如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在日本驻军的国家,对日本的威慑效果不言而喻。美国在日本设置的禁飞区至今没有日本飞机敢擅自触碰,对日本的航空事业和空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蒋介石想得再深远,他还是没有明白中国作为战胜国,派遣占领军到日本,不仅能体现我国的国威,洗刷中国被侵略奴役的耻辱,更重要的是压制日本的嚣张气焰,让他们重视中国是战胜国、而日本作为侵略者却战败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