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明弘治九年(1496),一个叫徐恪的外任官接到皇帝旨意,升任南京工部侍郎。按说这是好事,可是徐恪上了一道疏,曰

“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而得者。臣生平不敢以他途进,请赐罢黜。”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徐恪这话什么意思呢?通俗地说就是,国家有制度,历来委以大臣要职,都要按吏部程序(即廷推),从来没有听过皇帝直接下旨任命的,这才是正途,我生平都是这样,不敢走其他门路,这个官当不了,请皇上收回吧。

同样也是弘治九年,弘治帝绕过廷推,将左都御史一缺授予王越,这又引起朝臣的不满,科道言官们纷纷上书反对弘治帝,弘治帝被逼得没办法,只能让王越致仕。

明代皇帝绕过内阁、吏部直接下旨任命官员,官方的说法叫“传奉”或“中旨”,这是不符合祖宗成法的,所以必然会引起朝臣的强烈反对。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明代皇权和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明代的皇权,相对唐宋,无疑达到了一个高峰。自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以及皇帝对中枢决策权力的牢固控制和掌握,都使得明代皇权在中国各朝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

从观念上说,自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重典治吏开始,明代帝王对士大夫官僚实行的是高压政策,奴视臣僚,与宋代对士大夫的尊崇和礼遇形成鲜明对比。皇权的膨胀使明代皇帝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以天下为朱家资产,任意胡为。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几个历史上十分典型的皇帝,如武宗之荒唐,世宗之执拗,神宗之贪婪,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代的皇权还没有像清代那样不可触犯,皇帝的行为也不是完全不受约束的。虽然明代皇帝已经不提“与士大夫治天下”,但也明白必须要得到士大夫官僚的合作才能坐稳江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皇帝有时必须要向士大夫作出妥协。

我们在读明代史料时,往往发现明代的士大夫骨头普遍比较硬。他们敢于舍官弃爵以维护制度,坚持“以道士君”,甚至还有不少以身殉道的行为。在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行为,换言之,制度和道统是明代皇帝始终都跨不过去的两道门槛。

皇帝如果一意孤行,势必就会引起朝臣的不合作甚至是抵制。最突出的就是内阁往往不认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还有就是皇帝不认可内阁的票拟,但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同样也可以不理睬皇帝,可以拒绝重拟。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如果皇帝的圣旨不经过内阁票拟,就是不合法,视为违制,六科可以封还,部院可以执奏。这种情况在明代中期以后经常发生。

比如嘉靖皇帝继位后,要尊自己的生父为皇考,下了一道手诏给阁臣杨廷和等人,杨廷和等人为于礼不合,封还手诏。嘉靖帝也因为朝臣的反对,一直不敢贸然行事,最终经过三年的折腾才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代价也很大,嘉靖帝不惜以廷杖相威慑,杖毙多名大臣,遭遇了空前的阻力。

有时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对诸臣进行威胁、利诱,甚至采取贿赂等手段。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以于谦等为首的大臣推举英宗之弟

郕王

继位,是为景泰帝。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朱祁钰平白无故得了一个皇位,本该知足。按制度,他的这个皇帝不是嫡传,未来的合法继承人应该还是英宗所立的太子。可是景泰帝继位不久,就一门心思想着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因顾虑朝臣反对,所以大肆贿赂群臣。

即便是这样,景泰帝在立太子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大的阻力,来来回回经过五六个回合,最终才得以实现。可见,明代皇帝想要打破祖制,违背道统是十分不易的。

就明代皇帝与制度而言,虽然制度对皇帝没有强制性的约束,皇帝也时常违反制度。但客观地说,制度制约的力量还是存在的。因为票拟、廷推、廷议等条例是被明文写进《明会典》的,具有一定的刚性,皇帝违制行事,就要冒着遭到廷臣抵制的风险。

弘治皇帝下旨升了大臣的官,但大臣却说:这官来路不正我当不了

由于制度的存在和有限度的约束,使得皇帝觉得以一己之力很难与士大夫群体为敌,这就导致了明代宦官势力的抬头。皇帝用宦官来制约朝臣,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