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1949年4月,陈纳德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正在由南京飞往上海,停在了山西省政府驻沪救济物资购运处。

一位身穿便装的老人在部下的搀扶下下了飞机,这位老人就是盘踞山西几十载的阎1锡山。

在自己的屋子里,阎锡山收到了一封从山西太原传来的电报,看完电报后,阎锡山久久不语,而后,一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这一刻,这个占据山西几十年的“山西王”轰然倒塌。

阎锡山为什么自己出逃却将自己的堂妹留在山西守城?这位不会打仗的堂妹又是如何守城?

最后她的结局如何?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五姑娘

阎锡山的叔父有四子五女,阎慧卿是最小的女儿,因此在阎家,长辈们都称呼其为五姑娘。

阎慧卿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她六七岁时还没有上学,后在她7岁时,她的堂哥阎锡山担任山西省长。

阎锡山在上任之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禁烟、男子剪发、发展水利,农桑等等,把山西在近代化的路途上向前推进了一步,经过改革,山西的私塾大都改成了学堂。

此时,已经10岁的五姑娘才开始上学,由于上学晚,学习基础不好,加上她对学习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遂勉强上到初中,就不上了。

整体而言,五姑娘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家庭妇女类型的女子。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料理阎锡山的生活

阎锡山的大老婆是徐竹青,是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对丈夫很忠诚,因此她并不会刻意去讨阎锡山的欢心,反而经常忠言逆耳,对阎锡山唠唠叨叨,劝他好好做人之类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

两人经常发生不愉快,而且阎锡山由于军务繁忙,常常对自己生活上的小事情注意不到,徐竹青深感自己需要给阎锡山找一个能好好照顾他的人。

在考虑谁能胜任这一任务时,徐竹青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五姑娘阎慧卿,别的不说,就他们两人都是典型的封建家庭妇女这一点,就让徐竹青很中意。

阎锡山对徐竹青谈不上多喜欢,但还是有几分敬重的,再说还是自己亲的堂妹,也就同意了。

五姑娘封建思想较浓,宗族观念很重,她很愿意去照顾自己的堂哥,毕竟是他们阎家家族的顶梁柱。

五姑娘到阎锡山家时,正巧碰上阎锡山在冲下属发脾气,只见他一脚将桌子踢翻在地,冲着下属大发雷霆。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五姑娘并没有被吓到,在阎家时,她很细心观察阎锡山的生活习惯,喜欢听什么样的话,喜欢吃什么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五姑娘已经如鱼得水

,对于阎锡山喜欢听的话,她就多说,不喜欢的话,她闭口不谈;吃饭时,她陪坐一边,讲些家乡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让吃饭氛围变得轻松了很多。

她还注意饮食搭配,阎锡山需要多吃的,她就变着花样的让他多吃点,该少吃的她就决不让他多吃,有时直接把碗拿走让副官马上端走。阎锡山身体疲累时,她会帮他捏肩捶背,放松身体。

在五姑娘的精心照料下,阎锡山的身体状况更加健康了,犯胃病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慢慢的,五姑娘就成了阎锡山的专属生活秘书,阎锡山也比较欣赏自己这位堂妹,五姑娘在山西的地位也大大提升,下属和山西的军政要员、世家等都知道有五姑娘这么号人物。

当时有人称呼五姑娘为“山西宋美龄”,可见她的特殊地位。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五姑娘的坎坷感情路

五姑娘的第一段婚姻是包办婚姻

,早在数代之前,阎家和当地大户曲家已经开始联姻,到阎锡山这一代,已历经数代,联姻已成惯例。

在两家长辈的撮合下,五姑娘和曲家曲佩环成婚,其实他们互相都不喜欢对方,五姑娘迫于压力明知道曲佩环不是白面书生也只得同意;而曲佩环自己曾经日本留学,对这个没有文化、脸上还有麻子的五姑娘也喜欢不起来。

两人婚后生活并不愉快,并且才一两年,曲佩环就染上了吸大烟的恶习,身体日渐消瘦,软的像一摊泥,曲佩环留过洋,倒不拘泥于一些守节俗礼,他建议五姑娘离婚改嫁。

五姑娘自然同意,只是两家老一辈的人则狠狠批评了他们。阎家老太爷(阎锡山的父亲,五姑娘大伯)更是言辞犀利的对五姑娘命令道:“只要曲佩环活着,你就休想改嫁!”

五姑娘只得隐忍,一年半之后,曲佩环去世。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第二段婚姻是一段政治联姻。

一位梁姓商人为了升官发财,为自己的侄子去阎家向阎锡山提亲,这位侄子叫梁延武,他上学的费用都是由三叔提供的,所以他尽管也不喜欢五姑娘,还是同意了这桩婚事。

梁延武曾在清华大学文学系读书,属于文艺青年,1936年,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的梁延武辍学回国与五姑娘成亲,成了阎家的“驸马公”。

前面说过,五姑娘长相普通,脸上有少许麻子,身上带着一股农村的土气,并没有新式教育中女性的才华和气质,而与之天差地别,梁延武是当时的高材生,有志向,有野心。

这事儿引起了梁延武在日本同学的不解和鄙夷,他们打趣的问道:“你怎么想的,和五姑娘结婚?”

“我有什么办法,叔父和阎家我都得罪不起,只是政治联姻罢了,我同意是因为和五姑娘结婚可以背靠阎家这棵大树。”梁延武毫无感情的说着,似乎并不是自己结婚。

1936年回国后,梁延武就正式投靠阎锡山,在阎锡山麾下工作,当时国内的抗日声浪愈发高涨,阎锡山也在为联共抗日做准备,梁延武就为阎锡山招揽人才。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在他的活动和各方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届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都来到了山西,他们创建了话剧社、歌咏队、电影公司等文化机构,其中还有不少共产党员。

这一时期的山西,抗日文艺活动非常活跃,许多进步的歌剧、话剧、故事片都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阎锡山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推行,这种文艺界蒸蒸日上的局面就不复存在了。

1939年“十二月事变”的发生使得阎锡山开始由联共抗日走向反面,阎锡山在太原设立了秘密办事处,专门处理与日军相关情报往来,这个勾当的负责人就是梁延武。

可以说,阎锡山与日本人勾结的各种事宜都是由梁延武办理的。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阎锡山脚底抹油逃跑,逼迫下属据城死战

如果说梁延武是个不择手段的人,那么后来与五姑娘交往甚密的梁化之就是个十足的阴险小人。

阎锡山在民国的大大小小的军阀中,“出道”很早,他自身在政治、经济、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建设能力,却独独没有军事能力。

阎锡山在山西建立了效忠自己的强大权力体系,虽然他建立的晋绥军势力逢战必不胜,但是却在军阀林立的民国屹立不倒,还像树木一样开枝散叶,阎锡山常常以山西“土皇帝”自居,始终牢牢掌握着对山西的控制。

如何做到的?

有“东厂”一样直接隶属于他的特务组织,与蒋介石用以控制黄埔系将领的手段有相通之处。

杨贞吉的军队特工系统、王靖国的“铁军组织”(阎锡山授意的反共组织)再加上梁化之的特种警宪指挥处,共同拱卫着阎锡山这个“土皇帝”。

此外,晋绥军系统共有70多个情报单位、近1500名特务、还有武装特务,“细胞特务”一千多名,可以监视全军上下每一个人。

可怕之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1945年,阎锡山终于熬走了日本这个强大的敌人,但他又面临着另外两个强大的敌人——蒋系中央军和中共军队。

阎锡山与蒋介石一直以来矛盾很深,蒋介石一直想把自己的势力安插在山西,而阎锡山则坚决的把蒋介石的势力排除在山西之外。

而于中共,就更不用说了,阎锡山的下属多个与共产党有血仇,一直势不两立。

这时候的阎锡山又玩起了“合纵连横”的把戏,

他把大量日伪军收编进自己的势力中,用他们来在前面替自己对付新的敌人。

说阎锡山军事能力“低能”还真不是开玩笑,他蠢到敢和解放军打运动战。

自己还说:“我们有飞机、有大炮,一定可以守住山西。”

但他不知,晋绥军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在山西农村就是“瞎子”“聋子”,与有着广大群众基础的中共军队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在战场上屡屡受挫的阎锡山此时明白自己这次恐怕是守不住山西了,

但在政治上擅长长袖善舞的他又开始做戏了。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阎锡山让川至医学院附属制药厂制造了500粒氰化物剧毒胶囊,他对外宣称城破之时,自己就带领家人和属下一起服下这些剧毒胶囊自杀。

表面是壮士断腕一般的军人气概,其实背地里他已经为自己谋好了后路。

他没有傅作义审时度势带领整个军队走向光明的勇气,反而一再逼迫下属据城死战,严禁有起义行为。但他自己却做好了狡兔三窟的准备,这吃相真的很难看!

他从代总统李宗仁那里讨来了邀请自己共商大计的电报借机逃跑,跑之前还专门开了一次会议,再三叮嘱下属一定要死战不退,说自己最多十几天就会回来。

呵!可笑至极。

当天下午立即带领几名亲随乘机而去,五姑娘作为可以稳定军心的工具,梁化之坚决要求她留下。

梁化之决心要整个太原为自己陪葬,他切断了五姑娘和外面的联系,使得外面派来接五姑娘的通信和飞机全部中断。

这个傻傻的单纯的姑娘还天天拿着望远镜朝着窗外看,殊不知自己的命已经成了梁化之一意孤行的陪葬品。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五姑娘还在被梁化之胁迫

,我们文章开头说的那封电报叫“绝命书”,是梁化之代替五姑娘写的。

外面,解放军正在对太原发动总攻,五姑娘此时在地下的避弹室里已经绝望了,她把身上的财物都分给了老妈子和侍卫长。

而梁化之在积极的捕杀山西之前抓捕的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4月24日晨6时

梁化之拉着五姑娘一起服毒自杀,而后得了吩咐的下属向床上浇了汽油,打翻蜡烛,顷刻之间,五姑娘已化为灰烬。

五姑娘的自杀,完全是梁化之和阎锡山导致的一出悲剧。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五百完人”的笑话

五姑娘和其他战士虽然牺牲了,可是他们对于阎锡山还有最后的利用价值,

利用五姑娘等人的自杀,阎锡山虚构出了“太原五百完人”的神话,以掩盖自己的临阵逃跑之举。

国民党内部虽然把它当作笑话,却时常祭祀,后来中共经过调查,发现加上五姑娘这种被逼迫的女性,太原战役中自杀的人数不到50人。

当然真假并不重要,阎锡山要的是自己最后在政治局势中赢得一点荣光。

山西王阎锡山堂妹:被留山西守城未能逃到台湾,她的结局如何?

49年10月14日,原本已经躲在台湾的阎锡山又跑到重庆试图东山再起,然而解放军再次让他知道了什么叫痴心妄想,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仅仅待了10天的阎锡山又狼狈逃往台湾。

在台湾,阎锡山的晚年生活依然十分精彩,他写文章诋毁共产党,一面又在大肆鼓吹“太原五百完人”的壮举,国民党内部蒋系将领对阎锡山的排斥出奇的一致。

阎锡山病逝时,台湾媒体纷纷反对阎锡山获得“国葬待遇”。

看来阎锡山这粉饰太平的本事还是不够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