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作者:37度暖爸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文/37度暖爸

安全感这个词,都要被讲烂了!即便如此,我相信很少有父母能说明白安全感到底是什么。让@37度暖爸化身“砖家叫兽”,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看明白这篇文章,再遇到别人给你提安全感三个字,你也可以侃侃而谈!

讲清楚安全感,还得把马斯洛搬出来

漂亮国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我认为,这五种需求,是根据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环境变化而递增的,只有基础需求被满足,才会不断衍生出更高层级的需求。举个例子:如果生活在战乱时期,人们只有吃饱、穿暖活下去的需求,也就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现代国内环境稳定,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求之后就会衍生出来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级的需求。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接下来咱们聊聊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

安全感,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包含的方面有很多。先不说孩子的安全感,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成人的安全感。

买了房子国家承认,发了工资或是做生意挣了钱能安心地消费,这是财产的安全感;伴侣对你浓情蜜意,忠贞不二,这是情感的安全感;工作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这是工作的安全感;和朋友、同事、亲人相处,不用担心他们会“坑”你,这是社交的安全感。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我想你大概明白了:安全感就是人类对于基础生理需求是否能满足;人身财产安全是否有保证;情感社交需求是否被认可等一系列需求的确定性,是渴望安全、稳定的精神需求,表现为掌控感和确定感。

孩子的安全感也和成人类似,包括了:父母是否能让我吃饱穿暖;是否能陪我玩耍;是否能看见我的喜怒哀乐等。套用马斯洛的理论如下图: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安全感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

安全感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但是精神和身体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单来说:心理状态被压抑、抑郁、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侵袭,首先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后免疫力降低,各种身体症状会随之而来。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Eg1:孩子上幼儿园,三天两头生病,不是咳嗽,就是感冒发烧。如果孩子入园半年了还是经常生病,就要考虑精神因素的影响了。

Eg2: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河南商丘一个9岁男孩一上学就发烧近40度,后来被诊断为轻度抑郁。那么,上学这件事,肯定有令孩子恐惧的原因,而且不是一天两天,就让孩子变成了这样。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影响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在家中无法获得安全感,所以,在与外部世界(各种人际交往)互动时,会下意识的索求,以获得缺失的那种确定性与掌控感。

例如,我们常在网络上或者是听身边的人提起:某某某在感情中很作……其实,这种“作”的状态,就是在索求确定性,确认是否安全。那么,在这段关系中,被“作”的一方,可能无法承载长时间的索求,最终导致关系破裂、结束。因为没有人能在一段关系中,不求回报只谈付出。

孩子的安全感主要集中在父母的接纳度

我想能拿着手机看我文章的人,一定也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被满足,更多的是高层次的需求,在家庭中更多的表现为父母的接纳度。

父母是不是愿意陪我玩?--社交需求;父母是不是会听听我的意见、我的感受?--尊重需求;我自己“创作”的各种作品父母是否认可?--自我实现。

如果父母的接纳度够高,孩子在家就是安全的。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但也愿意和父母讨论。这是因为孩子很清楚:即使考不好,也不会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是挨打,所以他敢于面对父母说出来。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灵魂拷问:你有没有不愿/不敢和父母提起的事情?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不能接纳,所以你不愿/不敢说?

当然,接纳也是有界限的,接纳不是无限度全盘照收。接纳,更多是指接纳孩子的情绪、意见、自我感受,而不是过分的、违背大众认知的行为。

举个例子: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很生气,一脚把电视踢碎了。孩子生气、愤怒的情绪感受可以被接受,但这种行为不能被接受和鼓励。

被讲烂的“安全感”到底是个啥?搞明白这个概念,才能养出健康娃

漂亮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个玩偶实验:当殴打玩偶的成人没有受到惩罚时,孩子们也开始效仿成人的行为。在孩子看来,没有受到惩罚的行为,就是默许、变相的鼓励。所以,在接纳这件事儿上,还需要父母进行区分和甄别。

好了,今天安全感这个话题,咱们先聊到这儿~~~

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留言或私信给我,或许会变成我为你写的专题文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