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文 | 乔伊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第一次开上进口的3008时,那种顺畅的驾驶体验带给我的快感。尽管做不到《的士速递》中那样干倒法国交警的测速仪器,但那种驾驶体验在我还没有迷恋上高尔夫的岁月中,3008几乎成为了我的梦想之车。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在法系车最火的那几年里,其实和我拥有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毕竟,谁都喜欢特立独行、又充满美感的车;以及决不放弃扭力梁后悬,同时将其驾驶感受调校得异常出色的坚持。

这样的坚持,获得了市场的良好反馈。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法系车代表的几款车型,包括标致的307和雪铁龙的世嘉,几乎成为了合资品牌中最具竞争力的家用神车之一。与此同时,雷诺的科雷傲,则成为了少数精英人群选择SUV时,想要与大众审美区别开来的重要选项。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法系车风光的日子,似乎就近在眼前,但似乎又离我们已经很远了。

风光不再,

迅速衰落的法系车

就在前几日,华晨雷诺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一场退出,宣告了雷诺彻底与中国汽车市场暂别。因为在更早的2020年,雷诺的乘用车业务,就已经率先退出了中国。

除了雷诺之外,法系车的另一个高端化符号——DS,在经过了2015年全年卖出2.7万辆的成绩之后,就已经迅速走入了下行通道。2020年,DS全球只卖出了4万多辆,而在中国市场上更是只卖出了425辆(2021年的数据暂时还没有查到,但想必DS想要完全翻身,其实很难)。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这样的销售数据,在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标志着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退无可退,似乎只有退出竞争的舞台,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当然,并不是所有法系车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东风系的标致和雪铁龙,似乎依然有那么一点力挽狂澜的机会。就在近日,神龙汽车公司就宣布,其在2021年实现了年销十万辆的销售任务(其中,东风标致品牌卖出了51,056辆)。

尽管看起来任务完成了,但这个任务其实建立于相对低的水平线上。事实上,仅仅在5、6年之前,神龙公司旗下的这两个品牌还是风光无限。在2014年-2016年的三年间,这两个品牌的销售总量就达到了200万辆。但此后,神龙公司的销售量就开始呈现断崖式的下跌。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从2017年到2020年的4年间,法系车的销量从38万辆直线下降到了5万辆。即便今年重新走回了翻倍的道路,其销量依然可以用艰难来形容。事实上,这两个法系品牌在过去一年的总销量,仅仅相当于神车五菱宏光MINIEV,在去年销量的四分之一(该款车型在2021年一共卖出了40万辆)。

是什么让法系车的这两个品牌,在短短几年间从合资品牌顶流,快速流于平庸?

给我一个选择法系的理由?

如果从法系车衰落的时间线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新造车开始掀起了汽车工业,尤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全新浪潮,人们也开始逐渐接受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

从那时开始,汽车消费者的选择开始呈现出全新的方向。高端车如BBA,开始推出更多的入门级汽车产品以供更多用户购买。而没有选择这条路线的用户,则开始可以接受国产汽车品牌推出的产品。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这样的变革,原因是多元化的。首先,有相当一部分新势力造车,趁着特斯拉以科技成就豪华定位的东风,纷纷走上了打造豪华汽车品牌的路线。这使得原来品牌定位于普通合资品牌之上的BBA们,开始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相形之下,普通合资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就受到了空前的挤压。

合资品牌的光环消失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产品力过硬,显然依然有逆风翻盘的机会。但在这一点上,恰恰是法系车的一个重要短板。这个短板,就是创新力的不足。

在以往,依托于特立独行的设计理念,以及法国浪漫之国的BUFF加持,人们对于法系车一些“反人类”的设计,大多报以宽容,甚至是喜爱的态度。但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吃过见过”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审美理念。

更要命的是,抛开BBA这样可以玩设计的欧洲豪门不谈,即便是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在设计上也开始“支棱”起来了。国产汽车的审美越来越能够代表主流审美的方向,这其中来自欧洲豪门的设计总监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吉利汽车找来了前宾利的设计总监斯蒂芬·西拉夫,长城汽车找来了前路虎的设计总监菲尔·西蒙斯,比亚迪也找来了前奥迪的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

这些“大佬”的到来,让国产汽车审美水平一下子迁跃到了一个全新层面上去了。此时,再回过头来看法系车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语言,不能说落后,但绝对也谈不上领先了。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的崛起,让汽车的性能,至少是纸面性能开始发生急剧内卷。以往那些被加诸在法系车头上,如WRC、达喀尔等来自于赛场上的性能光环,一下子变得不那么耀眼了。

而那些建立在这些光环上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技术与配置(比如没有2.0T以上排量的发动机,没有更先进的自有变速箱技术,以及从未被放弃的扭力梁崇拜),显然就更难让消费者买单了。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我们还在讨论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都已经显得岌岌可危,而以往在合资车企中走非主流、小清新路线的法系车品牌,似乎则更难在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因而,销量的下滑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毕竟,想要选择法系车,如今给一个体面的理由,都很难。

凡尔赛,

能否给法系车一次“凡尔赛”的机会?

任何市场给予单一品牌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尤其是曾经在市场上取得过好成绩,获得过消费者青睐的品牌。这些品牌唯一要做的,就是真正拿出好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喜好。

在这一点上,其实对于法系车,尤其是都曾推出过爆款产品的标致与雪铁龙而言,都特别适用。就在去年的9月底,雪铁龙推出了凡尔赛C5 X这款产品。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凡尔赛C5 X是一款依然秉持着法系车独特设计审美的产品。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雪铁龙的审美开始往用户能够广泛接受的路子上走了。你很难定义这款有些“四不像”的凡尔赛C5 X究竟像什么?

它可以是一辆被垫高的轿车,又或者是如今BBA甚至吉利都非常乐意走的Coupe版本的SUV,当然也可以是拥有大溜背的旅行车。如果说,以往人们已经厌倦了法国车特立独行的审美,那么这款车让汽车的功能性从外观上就变得立体了起来。你可以从任何需求出发寻找自己与之契合的点。

当然,之前我所说过的问题,依然可以从这款车上找到。比如。1.6T的发动机匹配的是爱信的8速手自一体。显然,这款车依然没有2.0T以上的发动机、依然没有自有的变速箱技术,甚至连悬架,都依然是扭力梁式(尽管从官网上来看,相关的描述为可变形横梁式悬架)。甚至205的轮胎宽度,都被质疑为是否有些太窄了。

不过,这些依然不是问题,毕竟消费者对于颜值与功能性的需求,还是排在第一位的。而14.37万-18.67万元(该款车型燃油版欧洲的售价接近25万元左右,插混版要再贵上十万)的售价,似乎也能够满足其与国产车竞争的需要。毕竟,如比亚迪这样的国产品牌,都已经开始造90万元以上的产品了。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从9月上市以来。凡尔赛C5X已经销售出了近13,000辆。尽管对于任何大品牌而言,单一车型三个多月卖到这个数,都并不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成绩。但对于神龙汽车而言,这个销售成绩则成为了他们完成十万辆KPI的最大保证。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款设计有些新颖,但技术上没有任何大突破的凡尔赛C5 X,显然还是很难引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因此,究竟是什么让这13,000多人心甘情愿地掏钱包了呢?

保值,才是杀手锏

价值,才是推动汽车销售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什么才能真正体现一款车的价值呢?新的技术,以及真正为用户打造的产品力,确实是价值的一部分。但当车辆的使用周期结束时,一款车的回收残值,才是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这一点在新能源车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对于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而言,动力电池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而动力电池的衰减周期,与传统内燃机的报废周期相比,要短得多。因而,新能源车会产生买车比内燃机贵,卖车又大大不值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鉴于这个问题,很多的新造车企业,甚至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产品,都会推出为车辆保价的行为。也就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车企可以以购买的原车价格回收车辆,以彻底消除用户购买纯电动车时对于后续残值的担忧。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但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而言,这样的评判标准则并不适用。它们的残值,将依托车辆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市场流通保有量,以及品牌价值属性来进行综合评判。而在这一点上,没有新技术、新车也没有什么流通存量,车辆品质无法判断,品牌价值更是已经大不如前的凡尔赛C5 X,似乎哪样都不沾边。

因而,想要卖好,似乎更需要企业销售政策的加持。而神龙汽车想到的,就是已经普遍被新能源车采用的保价策略。仅就目前而言,东风雪铁龙不仅推出了“1年内新车降价补偿承诺”来为车辆价值做保障,更进一步推出了“3年保值”的政策。

在这套政策之下,东风雪铁龙将可在一年内以开票价85%的价值回购车辆,之后的两年内每年递减10%。尽管与可以原价回购的新能源车们相比,这个政策可能依然差距不小,但相较于因为可能的流通量少,而在二手车市场出现价值崩盘的情况而言,东风雪铁龙也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所有努力了。

未来,肯定不是油车的天下

显然,即便在凡尔赛C5 X可能掀起法系车销售新高潮的情况下,我们在这个时代讨论油车的成功与否,依然是一个很落伍的话题。事实上,欧洲的豪门们早就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不论是BBA还是大众,在去年都疯狂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车产品。不论是EQ系列、还是ID.系列,不论是已经卖了多年的e-tron,还是宝马的iX和i4,豪门们都希望能够在2025年前抢占属于自己的新能源市场份额。那么法系车呢?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其实,早在2019年,PSA集团就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计划,阶段性的目标也同样定在2025年。按照当年的目标,PSA将在2021年前推出DS7,标致3008、标致508等共计8款插混车型,并且还有DS 3、标致208、标致2008等7款纯电动车型;而在2024年,PSA将会推出L3级无人驾驶技术。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呢?神龙汽车的新能源车产品计划又是如何的呢?

事实上,不论是东风标致还是东风雪铁龙,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东风标致有508L和4008的PHEV车型,以及一款e2008的纯电车型;而东风雪铁龙则推出了一款天逸C5的插混车型。但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这些车型的声量几乎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法系车还有没有未来?

以此可见,仅靠可能引发热潮的凡尔赛C5 X,来引领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下一阶段的复兴,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计划。而真正换道超车(事实上现在换道似乎都有些晚了),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去抢占未来,可能才是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上重新支棱起来的一个好方法。

毕竟,车还是要好看,技术还是要更新。对于法系车来说,第一条毫无疑问是天然优势;而第二条就目前来看,似乎还是需要加强。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曾将3008作为梦想之车的我,显然还是希望法系车能够在中国重新站起来的。而对于更多消费者来说,在设计之外,拥有更好技术的、价值保持得更高的法系车,才是他们想要花钱购买的产品。

所以,如果说法系车在中国市场想要赢得更好的发展,也许满足以上这些需求,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