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中晚期,河北三镇实力强大,为何无法推翻李唐建立新王朝?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皇帝得了一种叫做“文臣武将皆不可信”的病,在皇帝看来,这年头,百官要是靠得住,母猪恐怕也会上树;藩镇要是靠得住,大象恐怕也会跳舞,那么只有依靠家奴了,唐朝皇帝令宦官直接参统帅当时京城的精锐部队神策军,这个决定导致了宦官成为了一支制衡藩镇的力量,当时哪些藩镇最厉害,当然是河北三镇。

唐朝中晚期,河北三镇实力强大,为何无法推翻李唐建立新王朝?

当我们翻开大唐后半段的历史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甚至于大量唐朝负面信息涌入。甚至一些人觉得唐朝后半段一百五十多年,都是苟延残喘。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却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心理落差会导致理性的缺失,而做出很多情绪化的判断。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变得四分五裂,河朔三镇成了独立的王国,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却又不完全是,因为如果河朔三镇真的如此强大,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推翻唐朝?而最终把唐朝送进坟墓的,不是河朔三镇,却是河南的朱温。

唐朝中晚期,河北三镇实力强大,为何无法推翻李唐建立新王朝?

或许有人会提“河北三镇”如果联合起来,依旧可以组织起一支可以挑战唐王朝的军事力量。且不论他们能否做的比安禄山、史思明更好。但是事实证明,河北三镇从形成不久就饱受内乱之苦。河北三镇”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河北三镇虽然同出安史叛军一门,而且管辖地域也相邻,也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基础。但是毕竟大家互不统属,彼此间也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冲突。在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和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就彼此交恶,李宝臣甚至联合另一位安史降将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一同上表,请求讨伐田承嗣。随后接管了李怀仙的幽州节度使的朱滔也被卷了进来,河北三镇和其他一些地方割据势力自己就相互打了起来。

唐朝中晚期,河北三镇实力强大,为何无法推翻李唐建立新王朝?

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拉锯与征讨,各地“藩王”与中央王朝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敌对或统辖管辖,宋朝人尹源对此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