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在抗日战争史中,除了惨无人道、作恶多端的日本侵略者之外,还有另一类人也让所有中国人痛恨不已,那就是“汉奸”。投靠日本、成立汪伪政府的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头号大汉奸,而除了汪精卫这种“大人物”之外,更多的汉奸则如同影视剧中形象一样,是成为日军“走狗”,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物”。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抗日战争期间的“汉奸”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丧尽天良、贪生怕死。面对带枪的日军做小伏低,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同胞却耀武扬威、心狠手辣。

很多汉奸作恶多端,丧心病狂的程度不亚于残暴的日军。

比如有一个叫李庆元的小汉奸,为了向日军表忠心,曾将17岁的女儿推入火坑,送给日军当“老婆”,更因日军一句话亲手活埋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留学归来反成汉奸

中国近代期间汉奸大量出现,这种现象的成因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状况有关。

不少汉奸都是饱受压迫、蝇营狗苟的社会底层小人物,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李庆元就是一个出身富有,曾经海外留学的“知识分子”。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父母努力将儿子送到日本留学,是想让儿子以后能够有个锦绣前程,光耀门楣。

然而没想到,在日本的留学过程,没有让李庆元学到先进思想和技术,被激发出爱国救国热情,反而让他习惯了讨好日本人。

他学会了向“欺压者”卑躬屈膝,为自己谋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毕业之后,李庆元回到了东北老家,后来日军发动侵略,东三省沦陷。

攻下东三省只是第一步,日本人人生地不熟,要想对这些地区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控制,需要借助当地人的力量。

于是,一批批汉奸出现了。李庆元对东北局势十分了解,又会说日语,在投靠了日军之后很快成为了“皇军”面前的红人。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为表忠心,送出17岁女儿

对日军来说,汉奸虽然有好用不好用的区别,但本质上都只是“走狗”,根本不可能给予他们平等的尊重,而作为汉奸,李庆元的自我认知也非常明确,只要有任何讨好奉承日军的机会,就会主动“摇尾示忠”。

李庆元的女儿年仅17岁,正值如花似玉的少女时期,天生有一副出色的相貌,身材也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一位日本军官见色起意,李庆元非但没有害怕担忧,反而认为这是自己讨日军欢心的“机会”,甚至可能因此与日本军官攀上亲戚,从此“平步青云”。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于是,李庆元抓住了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主动将这位军官带到家中,为其制造机会,对女儿的反抗视若无睹。

事后,将自己的女儿名正言顺地嫁给了这位军官。

说得好听点是“嫁”过去当“小老婆”,实际上却只是送给了人家当玩物。

丧尽天良,活埋亲生母亲

李庆元的母亲对孙女的遭遇悲愤不已,虽然因为内心的惧怕和儿子的原因,一直对日军忍气吞声,但这件事让李母忍无可忍,彻底爆发了。

在李庆元将女儿送走那天,李母对那个日本军官破口大骂,对儿子又哭又闹,死活不同意自己的孙女“出嫁”。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然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家,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日本军官没有直接对李母动手,只是对李庆元说再也不想看到这个老太婆。李庆元连忙对日军低头哈腰,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处理”。

为了让日军的怒火彻底平息,不影响到自己以后的“地位”,李庆元将母亲带走后并没有用关押的方法避免她出现在日军面前,而是直接让人将母亲拉到郊外,亲手将其活埋。

日军对李庆元的“表现”非常满意,之后对他也更加“重用”。

李庆元一心沉浸在“飞黄腾达”的美梦之中,其他中国人对他的深恶痛绝和“丧尽天良”的评价,对他来说不痛不痒。

然而,李庆元的美梦很快破碎,1945年,日本投降,曾经猖狂残暴的日军成为战犯,迎接审判,而日军的狗腿汉奸们,也将受到应得的惩罚。

为向日军表忠心,这个汉奸活埋了老母亲,并将17岁女儿拱手送人

结语:

1946年,全国上下经过判处最终被处死的汉奸多达300万人,李庆元就在其中。这位毫无人性,害女弑母的大汉奸被判绞刑,处刑当天,围观群众没有一个表示同情不忍,而是各个拍手称快,庆祝这个罪不可赦、人神共愤的“禽兽”终于得到了惩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