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缙被朱元璋视若亲子,深得朱棣器重,为何最后被埋入雪堆冻死?

封建社会的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和互相倾轧,为了一己之私争权夺利,恨不得你吞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对解缙这个没有多少官场阅历的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且看解缙的入仕的过程,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就有“神童”之称。1388年19岁的解缙中进士,同年任翰林学士,朱元璋很器重他,命他常在身边。

解缙被朱元璋视若亲子,深得朱棣器重,为何最后被埋入雪堆冻死?

可以说解缙的人生起点是很高的,年纪轻轻就身居要津。但是古人说“少年得志人生大不幸”。解缙就属于这种情况。

身居要津,但是没有一天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情世故很不熟悉,对官场规则十分陌生,对人生缺乏规划,对身边的危险没有警觉。解缙就像一个可爱的小羊羔走进了虎狼横行的官场。

朱元璋对解缙说咱俩“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这只不过是朱元璋随口一说,解缙就当成金科玉律了,先是在第二天呈上万言书,议论朝政。后又上《太平十策》。这反映出解缙的头脑过于简单,把领导的讲话没有鉴别能力。

再看他的实际行动,刚当官解缙就对现实不满,指责兵部玩忽职守得罪了兵部尚书,遭其诬告被贬江西。但是解缙并不明白其中道理,还继续发挥自己的写作专长,先是替李善长辩解,李善长的案子是朱元璋定的,这不是找倒霉吗?

解缙被朱元璋视若亲子,深得朱棣器重,为何最后被埋入雪堆冻死?

后又弹劾袁泰使其受罚。这些事情充分说明解缙是个书呆子,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当官,只会空发议论,结果还引来无数的怨恨。

朱元璋已经开始对解缙不满了,于是给解缙的父亲说,带他回去好好培养,十年之后回来重用。解缙只好回家读书写作。八年后朱元璋死,解缙前去吊丧,结果遭到袁泰的诬告被贬河州尉,地点在今兰州附近,明朝那儿可是蛮荒之地了。

四年后礼部侍郎董伦为他在朱允炆面前美言几句解缙才得以回到京师任内阁首辅。朱棣登基后,解缙颇受重用,主持编辑《永乐大典》。虽屡受打击但是解缙本性不改,又一次犯下了致命错误,参与立储。这是很忌讳的,解缙不但不忌讳还积极建言立长不立贤。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违反了朱棣的意思,又得罪了次子朱高煦。

此后解缙又屡遭陷害,其实这些陷害他的人的借口都不是大事,只不过他平时为人刚愎自用,不懂得韬晦,不懂得收敛锋芒,得罪了许多人自己都不知道,时机一旦成熟,这些人就会像饿狼一样扑向他,把这只小绵羊吞噬。

解缙被朱元璋视若亲子,深得朱棣器重,为何最后被埋入雪堆冻死?

最后朱棣下令锦衣卫执行,先是下狱,后是埋入雪堆冻死。解缙的悲剧在于他一生没有过多少实际历练,就骤然占据高位。对人情世故和官场规则缺乏认识而又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意孤行,最后死在了刚愎自用和天真幼稚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