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导语: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异国仕官被诸侯列国所接受,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不仅是军事的战争,经济的较量,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战争,秦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出现多代明君外,也与其引进的人才是分不开的。战国时期,在人才流动方面曾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而秦国自商鞅之后开始图谋霸业,而商鞅是卫国人,秦惠文王重要张仪,在合纵连横中崛起。

其他人才,例如楼绥是赵国人,魏冉、范雎也是魏国人,蔡泽是燕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李斯则是楚国人,这些都被秦君所重要,用人不疑,由此可见,人才在秦国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战国时期人才在思想上有哪些特点?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

对士人的选拔和任用是本着“尚贤思想”、“用人唯贤”原则进行的,但对于“尚贤”理论,当时对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很大的儒家、墨家、法家都根据时代要求提出了尚贤理论。

儒家尚贤思想

儒家尚贤思想,起始于孔子提出“举贤才”,但孔子的尚贤、尊贤思想是以周礼为基础的,其目的是维护奴隶社会的君王统治,已经不能适应于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到了战国中期,孟子对孔子的尊贤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他提出“尊贤使能”,并把尚贤提高到国家存亡的高度,甚至强调君主不用贤,国家危亡也。

到了战国末期,荀子又对孟子、孔子的尊贤思想进行继承和完善,他提出可以破格用贤的思想,虽然在对待亲友上仍有一定倾斜,但这比孔子、孟子的尊贤、尚贤思想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此时的儒家尚贤思想已经不从维护君主统治的奴隶制度,而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新的制度做准备了。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墨家尚贤思想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用贤标准包括德行、学问、才能等三个方面,其中德行是最重要的条件,人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品德,德才兼备才是墨子心中理想的贤者。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君主有贤者辅佐,可以更好地治理国家,尚贤对老百姓有利,贤者管理老百姓,可以使其休养生息,丰衣足食;尚贤对国家有利,国家只有在贤能之人的治理下,才能发展壮大。

贤者是国之珍宝,社稷的中流砥柱,贤者对于君主、国家、百姓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墨子主张要广纳贤才,要赋予贤者重权、美名、高官、厚禄,这样才能吸收更多的贤能之士,因为贤能之士的数量决定了国家的强盛兴衰。在用贤原则上,也就是选拔人才的原则上,墨子否定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唯才是举,无论贵族还是贫民,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把举贤用贤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贫民阶层,这就为社会下层人士登上政治舞台制造了舆论。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法家尚贤思想

法家的尚贤思想与儒家、墨家不同,主张废除旧制度,推行量能授官,任人唯贤,因功赐禄的人才选拔、选官制度,将人的行为结果作为论贤的标准。例如,商鞅以实际的功劳取人,提出“民尽力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

法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韩非子也同样反对以德取人,他主张“记功而行赏”,提倡“程能而授事”,将实际的才干纳入考核体系,纠正了商鞅一味地重功劳而不顾职能的偏差,这也吸取了儒家、墨家尚贤思想理论的智慧。在法家尚贤理念中,重视以实际行动为社稷做出贡献的人,显然,在诸侯争霸,变法图强的战国时期,法家的尚贤更有助于各诸侯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秦国之所以能够图强,法家思想起主导作用。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阶段,周室衰微,国家意识逐渐淡薄,各诸侯国之间交往频繁,使得人们意识中的国界也不在分明,这一时期的人才,服务意识有所转变,并不认为自己只能为宗主国效力,当时的社会价值取向已经变为士为知己者用;所以为了施展自身才华,逐渐游走在列国之间,此时,人才流动已形成规模。

异国仕官被诸侯列国所接受

春秋时期的“异国仕官”,往往是由于特殊原因,要么是被本国迫害逃亡他国,要么是在朝政斗争中失败而出奔,这些仕官的身份大多都是皇室贵族,甚至是国君;他们离开宗主国后,投奔的国家,参照他们原有的身份和地位,授予相应的官职及禄位,总之,春秋时期的“出奔”开启了“异国仕官”的先河,也开启了人才流动的第一步。

到了战国时期,异国仕官已经普遍被列国所接受,但其仕官的身份悄然发生了变化,除了失败出逃的贵族外,还有大量的士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主要原因是,新的中央集权制度刚刚萌芽,君为臣纲的意识还未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在诸侯争霸的兼并斗争中,大量的小国被吞灭,战国七雄割据的局面脱颖而出,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各诸侯国之间的频繁交往。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这一时期,虽然很多诸侯国在政治上存在对峙局面,但人们在思想上,各国之间的界限早已经模糊不清了,周天子虽为天下共主,但名存实亡,各国君主也不会因为是异国人才而加以排斥。例如,吴国伍子胥是楚国人,兵圣孙武为吴国服务却是齐国人,越国的范蠡、文仲是楚国人,燕国的乐毅是魏国人,曾服务于楚、魏两国的吴起是卫国人,至于被秦国招纳的异国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战国时期人才流动渐成规模

总的来说,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主体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游士”,他们游走于列国,通过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如果有幸得到君主赏识,就会被留下来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第二种是逃难到他国的贵族,他们被迫离开宗主国,一是为了避难,二是寻求发展;第三种是诸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大师及其弟子的有学者,他们游历各国传播自己学说。

以上三种人才流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是基于人才施展才华的渴望,以及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而对人才的诉求;各国为了能在诸侯争霸战争中,生存、壮大、发展,迫切需要招揽人才。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及流动形式?儒家、法家、墨家尚贤思想

第二种是在自身所属的社会阶层流动,即人才从社会等级的一个阶层流动到另一个阶层,即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战国时期,由于宗法、血缘、身份界限被打破,贵族以为的底层人才也可以跻身仕途。他们可以不论出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有机会被破格提拔重用。这种人才选拔原则,使得人才可以上下流动,为人才发挥技能提供了最大机会,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此外,战国时期人才流动方向主要有三种,一是向文化发达,经济富裕的地区流动,例如齐国经济发达,其稷下学宫就聚集了大量贤能之士。二是向重视人才,礼遇人才,尊重人才的国家流动,例如奔向秦国的孟尝君、范雎、商鞅、李斯等,郑国人申不害奔向韩国实行改革,魏国乐毅来到了燕国进行改革,卫国人吴起则在楚国进行变法……。

参考文献:《墨子》、《史记》、《战国策》、《韩非子集解》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