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翻开每年的年终销量排行名单就会发现,自主品牌在体量上并不输合资一线品牌,即便是面对日系也不落下风。就拿刚刚过去的2021年数据来说。吉利汽车全年销量132.8万辆,而本田中国则是156.1万辆,虽然中间差了20多万,但要知道本田在华可是有两家合资厂,属于多打少的情况。不过即便自主品牌肉眼可见的进步,为什么还是有人宁可加预算贷款也要选择日系车呢?它的优势在哪里?而自主品牌又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技术差距

不可否认,自主品牌在核心动力上进步神速,长安蓝鲸、传祺钜浪、奇瑞的鲲鹏等国产研发的动力系统都纷纷装车量产,在发动机层面可以说做到了自给自足。最近一年比亚迪带起的混动潮流更是打破了多年以来本田在混合动力方面的封锁。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只是在变速箱方面仍然是自主品牌的短板,目前摆得上台面的变速箱可能也只有双离合,毕竟结构比较简单,造价成本也不高。至于难度更高的AT变速箱,国内车企大部分都是通过采购日本爱信或者德国采埃孚,极少数会自行研发生产,而且就算量产装车,效果都不会太好,换挡速度慢、油耗表现不佳、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这也使得自主品牌不愿意投入经费研究AT变速箱。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底盘方面对于调校经验的要求更加苛刻,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才得出结果。我们一直都说日本车开起来发飘、不稳,但我想更多是人云亦云。日系车对于底盘的调校一点也不差,特别是这一代产品,开起来的质感对比人们津津乐道其很有高级感的德系也丝毫不逊色。而自主品牌一些价位比较低的车型,由于权衡成本,将更多的预算投入外观内饰以及配置上,而忽略了底盘这一方面的重要性,所以自主品牌的走量车开起来的感觉是比较单薄,没有泰国的滤震性可言。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品牌认可度

日系由于早些年先入为主的优势,在消费者当中打响了口碑,树立起皮实耐用开不坏,10万公里出磨合期的标签。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每年的J.D.Power新车质量评选中,日系车的排名一般都处于平均线之上。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稳定性方面就凸显出明显差异了,像吉利、长安、长城等这类一线国产车企还好,对于质量的把关比较到位。但二线阵营,比如海马、众泰、猎豹等车企,它们的故障率依然还是比较高,也是投诉榜单的常客。正是因为自主品牌品质参差不齐,才会给消费者留下负面印象。

国产车和日系车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有人宁愿加预算也要买日系车?

总结

不可否认,在技术和品牌的双重压制下,说自主品牌超越日系车还为时过早,但也不是到了不可能超越的地步,只要给予足够多的时间,我想这个距离会越来越小。除此之外,在新能源领域上,得益于近几年政策和厂商宣传的共同努力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非常惊人,部分车型的销量甚至霸榜全球新能源榜单,或许有一天,当燃油车不再是市场主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电动车的竞争中击败日系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