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我们先来看看关羽这一生的战绩:从斩华雄开始,到战袁术大将纪灵;从土坡之围,到斩颜良之文丑;从过五关斩六将,到长沙大战黄忠,再到襄樊之战中战庞德、战徐晃。

我们可以发现,关羽几乎每次都是速战速决的,少于长时间的大战,通过罗贯中描写这些大战的形容词就可以一窥全貌:“

温酒

”、“

约战十馀合

手起一刀

脑后一刀

”,等等。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而拖到几十回合之后的战斗少之又少,而且结果都十分的强差人意。

战纪灵,纪灵这家伙虽然是袁术手底下武将的头一把交椅,但是在整个三国时期名头还真的不大,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关羽和他大战三十个回合硬是没把他拿下。反而是三弟张飞,区区十个回合就把纪灵打趴下了。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战黄忠,黄忠和关羽大战时已是老迈之年,可关羽硬生生地和黄忠大佬一百余个回合都没有胜出,纵然最后使用拖刀计算是勉强赢了,但是第二场黄忠使用神射之术同样没让关羽占到一点甜头。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战庞德,襄樊之战中关羽大战曹军先锋大将庞德,庞德抬棺而战,拼死与关羽一搏,不仅没败,反而一箭射伤了关羽右臂。

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暂且不说,名头再大,其实这六将最多也就是个三国时期二流武将的级别,甚至可能还不如。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怎么回事呢?

也正是这两件事情几乎坐实了关羽是吕布死后三国第一猛将的事实。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斩颜良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诛文丑

“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但是从其中的关键词我们不难发现三大问题:

颜良措手不及,文丑心怯,关公赤兔马快。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不难想到,关羽最出彩的这两大战绩具有极大的水分。而前面说的唯三的持久之战,并不是说那三位的实力真的比颜良文丑强,起码他们和关羽大战的时候是集中精神,完全发挥了自己实力的,而且都是抱着拼命的态度。而颜良文丑没有。

所以之所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乘人不备,出其不意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时候,其实赢的并不算公道,尤其是颜良。当时颜良应该是认出关羽了,而关羽的大哥刘备正在袁绍的军中做客。那时候颜良正准备开口确认关羽的身份,其实当时关羽也在四处找刘备,碍于此,如果颜良成功地问出来了,这两人不仅不会打起来,反而还会成为一伙的。

可是关羽这家伙,竟然还以为人家怕了他,二话不说地骑着赤兔马冲了过去。颜良还没来得及开口,关羽就杀到了,这时候他也来不及挡关羽的攻击了,最后就只有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其实这样赢并不算是硬实力的胜利,甚至有的有损“

职业道德

”,几乎等同于偷袭。而最让人尴尬的是,关羽还一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心态碾压,敌人有怯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文丑败给关羽的时候,是在大佬三回合之后,感觉压力太大难以取胜,所以心有怯意。这才导致跑路的时候没想到自己的马跑不过关羽的马,被关羽赶上,一刀砍死。

反观关羽,先不说实力到底是不是那么厉害,起码他的心态是一直稳如“

泰山

”,在他眼中,自己就是战无不胜的,每次出战,不管胜负到底如何,他都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

其实武将相争,有时候胜负并不是一定完全由实力决定的,心态气势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差不多实力的人,未战而气势先弱三分,如何能赢?毕竟狭路相逢勇者胜,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三、赤兔马快,无往不利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就几个回合,为何却拿不下纪灵,战不倒黄忠?

正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最重要的工具无非就是坐骑和兵器了。

又有言道: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赤兔马作为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坐骑,任何一名武将只要得到了如此优秀的坐骑,其实力都会得到极大的加持,早期的吕布是如此,后期的关羽依然是如此。

在得到了赤兔马之后,关羽每次打架都仗着赤兔马之利。赤兔马之利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字:

。仗着赤兔马的快,每次人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关羽就提着大刀冲到了别人面前,这个时候,敌人根本来不及抵抗,就被他手起刀落斩于马下了,颜良如是,文丑亦如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