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雷达之父,如果当年不是在扫厕所,应该会成为原子弹元勋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闻名于世,后来他研制出的原子弹更成为毁天灭地的大杀器。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便是最好的实证。战后,各国为了增强自身的国防力量,都纷纷投身于这一高精尖武器的研究。我国不负众望,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引爆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消息传来后,一生不曾流泪的束星北在家号啕大哭。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扬州的名门望族,曾祖束履华,祖父束增煦都曾在官府任多职。而他的父亲则是清末实业家张謇的重要帮手,协助张謇管理张氏集团的盐业和纺织业等业务。在家人的影响下,束星北学习优异,并一路考上了杭州之江大学和济南齐鲁大学。1926年4月,为了追求更先进的知识,束星北自费赴美留学,入堪萨斯州拜克大学物理系学习。之后他又进入加州大学学习,遍游欧美。

中国雷达之父,如果当年不是在扫厕所,应该会成为原子弹元勋

在柏林大学游历期间,束星北还在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给爱因斯坦当过一段时间助手,而他被爱因斯坦相中的原因,则是他的两篇相对论论文。1931年9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束星北被母亲的一封家书叫回,同年与葛楚华女士结婚。当时恰好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一腔热血的束星北为了报国便接受南京中央军官学校的聘请,担任物理教官。但仅仅几个月后,束星北便因触怒了老蒋,愤而离开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前往浙江大学任教。

后来浙江大学物理系师生因为反对校长独断专行而离校,束星北又前往了暨南大学任教,直到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后,束星北才返回浙江大学。在教学过程中,束星北反对照本宣科,也不赞成死记硬背,他往往善于从日常所见的自然现象出发,用各种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物理学知识。所以说,如果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讲的人,很快便能掌握束星北所讲的核心内容。但若是敷衍了事的,课下就有得头疼了。而他培养出的学生,就有诺奖得主李政道,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程开甲,以及李文铸、李寿枬、许良英、周志成等人。

中国雷达之父,如果当年不是在扫厕所,应该会成为原子弹元勋

1944年,应国民政府之邀,束星北领导研制中国首部雷达,并于1945年春研制成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束星北授予了“抗战英雄”的荣誉称号。因此,束星北也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除此之外,束星北还在抗战时期指导装置了特工发报机等军用器材。新中国成立后,束星北到山东大学任教。结果在中国著名热力学家王竹溪先生的讲座上,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王竹溪先生的错误,并当堂进行了讲解。因为王竹溪是山东大学聘请来开讲座的,所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事后领导找束星北谈话,束星北却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指民国时的浙江大学)”,领导对此也没了脾气。

在之后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束星北被开除了公职,并受到了“管制劳动”三年的处分。他先是被编入劳改大军到青岛月子口修水库,水库修完后,他又被安排到青岛医学院继续接受改造,而他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扫厕所。有一段时期,学生们上解剖课,束星北就被安排去太平间的小房子里制作尸体标本。因为这个工作,没人愿意干。但束星北却干得津津有味。

中国雷达之父,如果当年不是在扫厕所,应该会成为原子弹元勋

1964年,束星北向组织提出研究核武器的请求,但被拒绝了。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的消息传来后,一生不曾流泪的束星北在家中号啕大哭。一方面是为祖国的强大而兴奋,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力却无处使。要知道,他可是与参与研究者王淦昌旗鼓相当的物理学专家。

中国雷达之父,如果当年不是在扫厕所,应该会成为原子弹元勋

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回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他。期间周总理希望李政道能为解决中国教育人才“断层”的问题做些工作,李政道却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自此,束星北才东山再起。之后束星北为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继续做着自己的贡献,直到1983年才去世,享年76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