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不但赔偿了天量白银,甚至割让了台湾和辽东半岛给予日本。日本对此极为兴奋,也有一些日本人觉得条约不该签,日军应该攻占北京,签下更有利于日本的协议,夺取更多的利益。

就在日本人兴奋之际,4月23日下午,日本竟接到了一份最后通牒,通牒中要求日本在15日内把辽东归还中国。

俄德法为何反对日本

照会声称: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发布照会的国家乃是沙俄、德国和法国三国。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三国公使面对日本外务省次官态度非常强硬。俄国公使甚至说:日本如果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恐怕会招致冲突。

德国公使的态度更显得富有进攻性:日本必须让步,否则日本面对的将是三国与日本的战争,日本没有任何希望。

法国公使的态度相对柔软。日本外交官员立刻将三国的最后通牒,告知首相伊藤博文和在外养病的外相陆奥宗光。

伊藤博文一听立刻建议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因为事发突然,出席会议的只有三人:伊藤博文、陆军大臣山县有朋、海军大臣。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在会议上,伊藤博文提出了三项对策:

其一:断然拒绝。但开会的三人都认为不要说三国,就是一个沙俄都不是对手,不能断然拒绝。

其二:归还辽东半岛。开会的三人都认为这样做显得太窝囊了,日本似乎应该更强硬些。

其三:将辽东半岛放到国际会议上讨论,能拖延就拖延,至少面子上别太丢人。

明仁对此表示同意。

4月24日夜,伊藤离开了广岛,前往陆奥的别墅。

25日早晨,他与大藏相松方正义、内务大臣野村靖围坐在陆奥的病榻前开会。

陆奥的“先拒绝三国的劝告,再看形势再作对策”的建议则被伊藤博文三人拒绝。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伊藤博文认为:中日战争让日本的实力大减,如果拒绝,三国真的大打出手,日本必然惨败。闹不好不但把所有果实都得吐出来,还要面临日本再次面临被殖民的风险。

陆奥听罢便说,那就只有一条了,国际会议不能开了。如果开了中日之间的协议就被放到了国际列强面前,赔款、割地等协议很可能被他们搅黄了。

面对三大强国,日本还想找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帮忙,但是英国也不想得罪三国,告诉日本:听我一句劝,你们就从了吧!

日本无奈,只好遵从了三国的最后通牒。但日本人深以为耻,对三国软弱,对中国则异常强硬。最终,又敲了中国三千万两白银。

三国为何帮助中国讨要辽东

沙俄逼迫日本的理由很简单,它一直想吞并我国的东北,刚刚摆脱被殖民危险的日本还没进入它的法眼。因此,为了逼迫日本还回辽东,沙俄军队准备大举进入东亚。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早就想染指东亚地区,此次帮助沙俄便是一个好机会。同时,1892年沙俄和法国联盟,作为法国的世仇,德国自然要么和其他国家结盟或者拆散法俄联盟。为此,它也附和沙俄。

法国得到了中南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后,曾经在中法战争中想夺取台湾,然而,今天台湾竟被日本夺取了,心中恼怒异常。一看沙俄有意干涉,立刻凑了上去。

日本得到最后通牒后,立刻命令情报机关赶紧调查各国态度。日本外交、情报官员立刻得出结论:英国拒绝参加沙俄组织的一方,但也断然不会帮助日本。美国继续采取跟随英国的政策,也不会帮助日本。

弗朗索瓦·菲利·福尔(1841-1899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六任总统(1895-1899年)。任职期间因与英国发生外交冲突,与俄国重归于好。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日本实力与三国相差太远了

沙俄自然不用说。

德国虽然和日本、美国一样都是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但是,德国在三国中最先崛起。

1870年7月19日开始的普法战争,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十万法军在色当于9月2日投降普鲁士,之后,普鲁士杀入法国。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标志着德国的正式成立。由此,德国崛起了。

美国是第二个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在1898年打败了欧洲的老牌殖民帝国国家、老牌强国之一的西班牙,那一年,美国开始崛起于世界。

1899年,参加侵略瓜分中国利益最晚的美国赶紧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正式以世界强国的身份参与瓜分中国。

俄德法强令日本归还大清的辽东:不服你就打,敢不

1895年的日本比美国影响力要差,那时的美国虽然不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但已经是美洲的区域性强国、整个美洲的第一强国。日本则仅仅是区域性强国。面对沙俄、德国、法国三大世界性新老帝国,日本心生胆怯。

列强间的斗争,其实就是狗咬狗。日本相对欧美列强还瘦弱了些,他只有暂时隐忍,慢慢地欺负中国、朝鲜,用甲午战败的钱来养肥养壮自己。

结果,十年后,日本和英国结成了同盟关系,在1904年大败沙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