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辽阳古代大事——三国时期

220年(黄初元年)  曹操死,其子曹丕称帝,公孙康臣服于魏。221年,公孙康死,其弟公孙恭嗣位为辽东郡太守。文帝曹丕拜恭为车骑将军,封平郭侯。  228年(太和二年)  公孙渊劫夺其叔父公孙恭位,魏明帝曹睿拜其为扬烈将军,领辽东太守。232年(太和六年),公孙渊决心籍吴拒魏,宣布称藩于东吴。孙权于233年封渊为燕王,许以幽州、青州17郡170县属公孙渊。233年(青龙元年),公孙渊以吴弱魏强,弃吴附魏,斩东吴驻襄平使臣张弥、许晏,将首级送至洛阳。曹睿遣使至襄平,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237年(景初元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建立年号,“广置百官有司”。魏帝决计以司马懿率军征讨。公孙渊得悉,再“称臣于东吴,乞兵北伐以自救”,吴主却按兵不出,公孙渊斩杀东吴驻襄平4名使臣,表示绝吴附魏。魏主以公孙渊叛服无常,于238年(景初二年)派司马懿、毋丘俭率兵4万征辽东。六月,于首山附近两军大战,公孙渊坚城固守。八月,大雨连绵,河水泛滥,司马懿兵围城下,城中粮尽,公孙渊乞降,司马懿严词拒绝。十二日,公孙渊率部突城向东南逃走,被魏军擒获斩杀于梁水(今太子河)西岸(今城东南峨嵋至大打白狐一带)。公孙氏在辽东襄平建立的割据政权,自公孙度189年任辽东太守始,经三世四传,首尾50年.238年(景初二年)  襄平城陷,司马懿下令大屠杀。公孙氏政权中公卿以下诸官吏,全部诛灭,15岁以上男子被杀7000多人,杀军中将士2000余人。  同年 238年至240年左右,辽东、襄平人口大量逃往辽西、河北,有的越海逃向山东半岛。  同年 魏灭公孙氏政权,辽东、玄菟二郡纳入魏国版图;收乐浪、带方等郡,遂在原公孙氏控制地区设平州(始治今辽阳东下平州,后移襄平城),辖辽东等5郡,置东夷校尉于襄以统管。辽东郡辖7县,襄平为首县。其后,平州合并于幽州,辽东等5郡及所属县属幽州管辖。

辽阳古代大事——三国时期
辽阳古代大事——三国时期
辽阳古代大事——三国时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