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观察室

撰文 | 刘极昊

又到一年一度盘点季,各大车企陆续披露了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在疫情和缺芯笼罩下,2021年能笑得出声的车企并不算多,至于那些年销量规模已经达到百万级的几大巨头之中,就更少。

但我们注意到,在整个乘用车板块年销百万以上车企里面,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凭借23.1%的增幅,成为整个头部阵营涨势最喜人的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连续两年增幅超过20%了。对于一家年销量已达百万级的巨头而言,能保持如此大幅度的持续增长,相当不易。要知道,同期好多同等规模的车企是在下滑的,比如多年来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传统合资对手们。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过去这一年,长安是如何让众同行眼红的。

V标大哥攻城拔寨,小弟欧尚增速惊人

先看一下长安的这份年度成绩单:2021年,长安汽车集团整体销量为230万辆,增幅14.8%;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175万辆,增幅16.7%;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20万辆,增幅23.1%。

算下来,长安汽车集团层面近30万辆的整体增量之中,自主品牌贡献了25万余辆,而其中23万辆都是自主品牌乘用车——也就是说,自主品牌乘用车为长安的增长贡献了主要力量。

下面我们就逐个来看下,究竟是哪些猛将在为长安攻城拔寨。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无可争议的,凭借全年28万辆销量,CS75车系是长安的大粗腿,虽说增幅只有5.6个百分点,但对于SUV销量榜头部车型来说,这个数据已经不简单了(销量排在它前面的哈弗H6,增幅仅仅1个百分点)。力压所有合资SUV,紧紧咬住榜首,这样的亮眼成绩已经足以服众,但随着新款CS75PLUS登场在即,市场对其下一年度的表现已经有了更高的期待。

就体量而言,逸动车系是长安乘用车的二当家,全年贡献了17万辆的销量,整体与去年基本持平,依然是自主品牌轿车阵营最为值得依仗的绝对主流。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在长安汽车母品牌中,CS55车系是必须重视的另一股增长力量,因为随着第二代CS55PLUS的极速登场,上市4个月已经拿下8.5万辆订单,全年贡献了超过14万辆销量,增幅达到27.9%。更重要的是,CS55PLUS后劲十足,很有可能在新的一年继续扮演增长主力的角色。

在前面三位“大哥”面前,接下来这位“小弟”虽说销量规模要略逊一筹,但却实打实成为了长安过去这一年增长最快的后起之秀——它就是欧尚X5,其全年交出了128526辆的成绩单,位列长安乘用车单一车系销量榜第4位,凭一己之力贡献了近12万辆的增量,同时确保欧尚品牌全年取得49%的巨幅增长。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看得出,多点开花是长安又一次在正面战场笑到最后的关键,但这并非全部,而且并没包括长安正在努力的方向。

“三剑”合力,长安新增长极已清晰

说UNI系列高端产品、新能源以及海外市场是未来一年长安的三大增长极,这不仅仅是过去一年它们各自取得了远超其他业务板块的增长速度,更因为它们本身就代表了可见且可触碰的未来。

持续关注长安的人应该有印象,当初UNI-T推出之初给人的惊艳感,更重要的是,那代表了长安向高端渗透的决心。如今,UNI-T已经不再孤军奋战,有了UNI-K的助阵,UNI家族在过去一年取得了超过12万辆的不俗成绩,同比增长75%,可以说给长安向高端市场进一步拓展的战略增添了十足的信心。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笔者之所以如此笃定,UNI系列将成为2022年长安最重要的增长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UNI家族的产品阵容如今已经增加到了三款。新成员UNI-V日前正式启动预售,这款钢炮级产品最近半年已经吸引了足够的关注度,大家静待它跟传祺影豹、领克03等钢炮们的互撕大戏就好。

而且,UNI-T已经装上了2.0T这样的高阶动力,进一步受到玩家的青睐,接下来2.0T的UNI-V势必更加令人期待,毕竟轿车的可玩性更高。

在新能源板块,长安过去一年取得了近11万辆的业绩,增幅达到惊人的225%,大大超过新能源市场整体的数据。在这其中,奔奔E-Star毫无悬念的扮演了重要角色,独占长安新能源整体近7成销量,而且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发力。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但在新的一年里,除了奔奔E-Star,长安在新能源板块值得期待的还有两大重要角色:基于全新平台的纯电动系列首款产品C385,其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度正式上市,以及集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顶尖科技的阿维塔,其首款新车阿维塔11也已经确定最迟今年三季度开始交付。长安在新能源市场的发力可谓恰逢其时,因为市场已经预热到位,新的百万级增量正等着各位玩家去瓜分。

更何况,UNI-K PHEV车型已经启动预售,这标志着长安酝酿已久的iDD混动技术也将开始发力,随着其在多款主力车型上进一步搭载,长安在新能源板块的第二条腿也将快速迈出。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至于海外市场,2021年长安已经在此收获了超过11万辆销量,前所未有的取得了114.3%的高增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家,长安正在开辟新的市场机会,这为新一年的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按照长安汽车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战略规划,海外市场将在2030年将达到135万辆的规模,以2021年的11万辆为基数,也就意味着未来9年间,长安在海外市场必须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只不过,这个数字,或许对于2022年的长安汽车来说有些保守了。

赢得了过去一年,而且还为新的一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安的状态着实令人羡慕。

年销120万辆,大涨23.1%,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领涨百万军团|观察室

『 最后说说 』

2021年对于整个车圈都充满挑战的一年,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话来说,“长安进入汽车行业这数十年以来,尽管已经进入历史‘最长安’状态,但过去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产业变革的艰难时刻。缺芯少电、疫情反复、竞争加剧……只不过,种种艰辛磨难,从未动摇长安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

我们看到,过去这一年,长安自主品牌迎来了第2000万辆新车的下线,发布了“新汽车 新生态”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步伐。

更重要的是,通过过去一年自主品牌板块的优秀业绩,长安汽车在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转型重塑曙光在望。

而且,长安汽车志在共同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正如去年3月那一封成为网络热点的内部邮件,朱华荣当时就对“谁是第一”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国汽车品牌的真正严峻挑战是强大的合资品牌,而非一二之争。”

不争眼前的一二,只争未来,以长安为代表,新一年的自主品牌势必更加值得期待。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