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汉献侯赵典,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忠臣

赵典是东汉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曾官至太尉,封厨亭侯。如此富裕的家境,年少的赵典却没有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他生活非常简朴,只穿着粗衣布服生活。除了生活简朴这个好习惯之外,赵典还喜欢博览群书,他的学识非常渊博,甚至有人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向他求学。

东汉献侯赵典,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忠臣

赵典如此简朴而又博学,自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等赵典长大后,四府上表推荐了赵典,他因此被拜为议郎。很快,赵典升迁做了侍中。

有次,皇帝想扩建鸿池,赵典劝谏道:“鸿池的水面,宽广已多达百顷,您还要继续增广挖深,这不是崇敬唐虞的约束自己,遵守孝文的爱护百姓啊!”皇帝听了他的建议,放弃了扩建鸿池。

虽然这次皇帝听了赵典的建议,但不代表这位皇帝是个明君。毕竟,这位皇帝的昏庸可是历史闻名的,他就是汉桓帝。当年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痛斥的桓灵二帝,其中之一就是这位汉桓帝。

汉桓帝嘛,宠信宦官,经常无缘无故就封赏他们。其他大臣看着皇帝这么做,自然很是不满,但他们却不敢当着皇帝的面提出异议。而赵典则比较耿直,他直言劝谏皇帝说:“没有功劳而受到封赏,真正有功劳的却得不到奖励,上位者惭愧,下位者受辱,天象都因此变得紊乱。而且高祖(刘邦)发过誓,不是功臣不封赏。应该对那些没有功劳受封的都削去爵位,以此来延续以前的规矩!”桓帝直接拒绝了赵典的建议。

东汉献侯赵典,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忠臣

后来,赵典因为直言劝谏违背了皇帝的旨意,被免除了官职。不过他的官职虽然被免除,爵位还在。按照汉朝时期的规定,被要求回归封国的人,没有旨意是不得离开的。

就在赵典刚回到封国的时候,汉桓帝驾崩了。赵典得到消息后,急急忙忙就想回到京师奔丧。但碍于汉朝早就定下的规矩,他完全没有离开封国的可能。情急之下,赵典直接将身上的印绶符策丢给了县令,愤然地说道:“我从布衣出仕,位列公卿之中,鹊鸟还能反哺报恩,何况是士子呢?”说完,他就骑马直奔京师而去。

到了京师,州郡官长和大鸿胪都要捉拿他定罪。但好在其他公卿却认为赵典有义气,集体上表请求让赵典以租自赎。皇帝看了公卿的建议,下诏书免除了赵典的罪责。

东汉献侯赵典,一个具有真性情的忠臣

等到桓帝丧礼结束,赵典留在了京师,被拜为长乐少府、卫尉,最后差点成为了当朝国师。但不幸的是,赵典却提前因病逝世了。

赵典去世之后,皇帝派遣使者为他吊唁。而窦太后也派遣使者过来,赐予亡故的赵典印绶,谥号献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