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全靠杀手锏“三千死士”,为何多年没人发现?

曹魏正始十年,遭受排挤的司马懿,利用当权的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之际,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兵权,并最终诓骗曹爽回京杀之,从此独专国政,开启了司马家掌权的时代。

根据《晋书》记载,在这场关键政变中,司马家的“三千死士”是主力军,他们似乎从天而降,杀得洛阳守军措手不及。

按理说,三千人不是小数目,为什么竟然能够瞒天过海这么久?这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全靠杀手锏“三千死士”,为何多年没人发现?

我们查看一下这个说法的出处,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三千死士的主人,并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长子司马师!

《晋书 景帝纪》记载:“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这是《景帝纪》,所以里面提到的“帝”是晋景帝。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追尊祖父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因此这里说的景帝就是司马师。

而这三千死士,是散布在各地,突然间集中出现在洛阳城内,众人都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全靠杀手锏“三千死士”,为何多年没人发现?

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朝中的政治格局。

魏明帝曹叡临终前,以曹爽为大将军,与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身为宗室,势力较大,排挤司马懿,将其改封太傅,看似尊崇,实则有名无实。

渐渐地,军政要务基本都被曹爽把控,司马懿韬光养晦,不与曹爽发生正面冲突,这也让曹爽得寸进尺,气焰更为嚣张。到了正始八年,曹爽已经党羽众多,并控制住了郭太后,权倾朝野。

司马懿为求自保,开始装病。不过曹爽依旧不放心,对其多番试探,司马懿凭借高超的“演技”,屡次化险为夷。

从正始八年到正始十年,这两年时间,是曹爽对司马懿严加监视,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的僵持期。如果此时司马懿频繁活动,必然被曹爽的眼线盯上。

所以,招揽死士这件事,必须假手他人,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他的长子司马师。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全靠杀手锏“三千死士”,为何多年没人发现?

可能有人会问,曹爽监视司马懿,难道就不管司马师吗?当然会管。可是,司马师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躲过曹爽的盯梢。

首先是司马师的官职。因为早年追随父亲司马懿征战,司马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司马懿回朝辅政后,司马师先是担任了散骑常侍。这个官职,属于皇帝的侍从兼顾问,天子近臣。

因为这层关系,司马师的工作性质有一定的保密性,这隔绝了许多人从他那里探听消息的可能。而因为皇帝曹芳年幼,不会经常和这群身边的官员聊天,司马师平时空闲的时间也就比较多。

试想一下,司马师只要对外宣称要去办皇帝交代的任务,一般人是没胆量再跟他走了,否则探听皇帝的虚实,怕是司马师手起刀落,杀了你也不为过。

之后的官职就更厉害了——中护军!这个职位的权力可谓大得惊人。

三国时期,军队分前后左右中五军,其中中军是皇帝的亲军,不像其他四军有主帅将军,中军只有中都护、中领军、中护军等官职。

这些官职名称各异,但都拥有很大程度的专断之权,而且往往还兼摄政务。如东吴周瑜、蜀汉赵云、李严、费祎等军政要员都在这类岗位上历练过。

由于掌握禁军兵权,负责京城安危,这类官员手下兵多将广,如果要藏几个人,那真的是要比其他人便利很多了。而中军的行动都涉及最高机密,谁也没资格过问。

有这层理由,司马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所欲为”。

比官职更重要的,是司马师的妻子——夏侯徽。

夏侯家在曹魏的地位不用多说了,那是仅次于曹家。而夏侯徽的父亲,更是大名鼎鼎的夏侯尚。

曹操生前,最亲信的八个曹家和夏侯家的将领并称“八虎骑”,夏侯尚就名列其中,曾在曹丕在位时官拜征南大将军,全面负责曹魏对东吴的战略部署,是当时曹魏最高级别将领之一。

更有一层关系,夏侯尚的妻子德阳乡主,是曹爽父亲曹真的亲妹妹,也就是说夏侯徽是曹爽的嫡亲表妹。

这层关系,可是一顶完美的保护伞啊!曹大将军的妹夫,谁敢没事去查他的底细啊?巴结还来不及呢!

当然,有这样一个女人在侧,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监视。但换句话说,只要瞒过夏侯徽,或者确保夏侯徽不会向娘家报信,就可以基本打消曹爽对司马师的怀疑。

搞定一个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是不是比防范可能无处不在的眼线要方便多了?这就叫灯下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全靠杀手锏“三千死士”,为何多年没人发现?

于是,我们就把信息拼凑出来了。

朝堂上,司马懿对曹爽多番退让,最后回家装病,麻痹曹爽;

在军中,司马师仔细谋划,利用职务之便,将一些忠于自己的人员收编成为忠心死士;

回到家里,司马师再对妻子百般温存,降低她的防备,用她迷惑曹家和夏侯家。

于是,司马家整体呈现出“人畜无害”的假象,让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当他放心地陪同曹芳祭拜高平陵之时,司马懿突然“康复”,司马师迅速联络多年来招揽并潜伏在各处的死士,一举成功,夺下洛阳的控制权。

等曹爽反应过来,大势已去。三千死士,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长期隐匿,最终完成了这场大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