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全靠殺手锏“三千死士”,為何多年沒人發現?

曹魏正始十年,遭受排擠的司馬懿,利用當權的大将軍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之際,在洛陽發動政變奪取兵權,并最終诓騙曹爽回京殺之,從此獨專國政,開啟了司馬家掌權的時代。

根據《晉書》記載,在這場關鍵政變中,司馬家的“三千死士”是主力軍,他們似乎從天而降,殺得洛陽守軍措手不及。

按理說,三千人不是小數目,為什麼竟然能夠瞞天過海這麼久?這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全靠殺手锏“三千死士”,為何多年沒人發現?

我們檢視一下這個說法的出處,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三千死士的主人,并不是司馬懿,而是他的長子司馬師!

《晉書 景帝紀》記載:“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衆莫知所出也。”這是《景帝紀》,是以裡面提到的“帝”是晉景帝。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追尊祖父司馬懿為宣帝、伯父司馬師為景帝、父親司馬昭為文帝。是以這裡說的景帝就是司馬師。

而這三千死士,是散布在各地,突然間集中出現在洛陽城内,衆人都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就很有意思了。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全靠殺手锏“三千死士”,為何多年沒人發現?

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朝中的政治格局。

魏明帝曹叡臨終前,以曹爽為大将軍,與時任太尉的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爽身為宗室,勢力較大,排擠司馬懿,将其改封太傅,看似尊崇,實則有名無實。

漸漸地,軍政要務基本都被曹爽把控,司馬懿韬光養晦,不與曹爽發生正面沖突,這也讓曹爽得寸進尺,氣焰更為嚣張。到了正始八年,曹爽已經黨羽衆多,并控制住了郭太後,權傾朝野。

司馬懿為求自保,開始裝病。不過曹爽依舊不放心,對其多番試探,司馬懿憑借高超的“演技”,屢次化險為夷。

從正始八年到正始十年,這兩年時間,是曹爽對司馬懿嚴加監視,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的僵持期。如果此時司馬懿頻繁活動,必然被曹爽的眼線盯上。

是以,招攬死士這件事,必須假手他人,而這個最合适的人選,就是他的長子司馬師。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全靠殺手锏“三千死士”,為何多年沒人發現?

可能有人會問,曹爽監視司馬懿,難道就不管司馬師嗎?當然會管。可是,司馬師有兩個得天獨厚的優勢,讓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躲過曹爽的盯梢。

首先是司馬師的官職。因為早年追随父親司馬懿征戰,司馬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司馬懿回朝輔政後,司馬師先是擔任了散騎常侍。這個官職,屬于皇帝的侍從兼顧問,天子近臣。

因為這層關系,司馬師的工作性質有一定的保密性,這隔絕了許多人從他那裡探聽消息的可能。而因為皇帝曹芳年幼,不會經常和這群身邊的官員聊天,司馬師平時空閑的時間也就比較多。

試想一下,司馬師隻要對外宣稱要去辦皇帝交代的任務,一般人是沒膽量再跟他走了,否則探聽皇帝的虛實,怕是司馬師手起刀落,殺了你也不為過。

之後的官職就更厲害了——中護軍!這個職位的權力可謂大得驚人。

三國時期,軍隊分前後左右中五軍,其中中軍是皇帝的親軍,不像其他四軍有主帥将軍,中軍隻有中都護、中領軍、中護軍等官職。

這些官職名稱各異,但都擁有很大程度的專斷之權,而且往往還兼攝政務。如東吳周瑜、蜀漢趙雲、李嚴、費祎等軍政要員都在這類崗位上曆練過。

由于掌握禁軍兵權,負責京城安危,這類官員手下兵多将廣,如果要藏幾個人,那真的是要比其他人便利很多了。而中軍的行動都涉及最高機密,誰也沒資格過問。

有這層理由,司馬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為所欲為”。

比官職更重要的,是司馬師的妻子——夏侯徽。

夏侯家在曹魏的地位不用多說了,那是僅次于曹家。而夏侯徽的父親,更是大名鼎鼎的夏侯尚。

曹操生前,最親信的八個曹家和夏侯家的将領并稱“八虎騎”,夏侯尚就名列其中,曾在曹丕在位時官拜征南大将軍,全面負責曹魏對東吳的戰略部署,是當時曹魏最進階别将領之一。

更有一層關系,夏侯尚的妻子德陽鄉主,是曹爽父親曹真的親妹妹,也就是說夏侯徽是曹爽的嫡親表妹。

這層關系,可是一頂完美的保護傘啊!曹大将軍的妹夫,誰敢沒事去查他的底細啊?巴結還來不及呢!

當然,有這樣一個女人在側,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監視。但換句話說,隻要瞞過夏侯徽,或者確定夏侯徽不會向娘家報信,就可以基本打消曹爽對司馬師的懷疑。

搞定一個人,就可以高枕無憂、萬事大吉了,是不是比防範可能無處不在的眼線要友善多了?這就叫燈下黑,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全靠殺手锏“三千死士”,為何多年沒人發現?

于是,我們就把資訊拼湊出來了。

朝堂上,司馬懿對曹爽多番退讓,最後回家裝病,麻痹曹爽;

在軍中,司馬師仔細謀劃,利用職務之便,将一些忠于自己的人員收編成為忠心死士;

回到家裡,司馬師再對妻子百般溫存,降低她的防備,用她迷惑曹家和夏侯家。

于是,司馬家整體呈現出“人畜無害”的假象,讓曹爽徹底放松了警惕。當他放心地陪同曹芳祭拜高平陵之時,司馬懿突然“康複”,司馬師迅速聯絡多年來招攬并潛伏在各處的死士,一舉成功,奪下洛陽的控制權。

等曹爽反應過來,大勢已去。三千死士,就這樣在無聲無息中長期隐匿,最終完成了這場大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