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毛发情节”,《孝经·开宗明义》中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意思是说人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不能有丝毫的损伤,爱护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但是随着清军入关以来,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文中说:“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很多老百姓面对清政府的这条规定,都持有抵触的情绪,有的地方还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一时之间又是硝烟四起。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因为清朝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他们为了方便狩猎以及行动,因此并没有蓄发的传统。而在崇祯十七年,清朝就曾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而颁布这一条令的目的,也是想借此打击汉人的自尊心,并宣扬满族的统治。也正是如此,到了清朝时期,男子几乎人人都是一条大辫子。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据历史记载,秦汉时期的人们都比较爱干净,所以基本上都是三天左右洗次头发。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洗头的周期就变长了,官员基本都是五天洗一次,上五休一, 专门休息一天沐浴。

但是贫穷家庭沐浴周期就更长了,而之后的朝代也越来越洒脱,整个人看起来邋里邋遢的,也就到了唐朝的时候,关于沐浴有了明文规定,人们开始注意个人卫生。到了清朝的时候,热门洗头的周期变的让人难以理解,就连皇室一族都是一个月洗次头。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据传,当年慈禧太后洗头的时候,就会用上好的燕窝来洗。而普通百姓,对于燕窝,吃都没有机会,更别说拿来用洗头了。很多时候就只能是直接跳入河里,不用任何洗发东西直接洗。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有的时候,清朝的老百姓,几个月不洗头都是很常见的。而对于本就是靠卖力气为生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本身就需要及时打理个人卫生。而由于他们没有条件洗头,再加上有些时候也懒得洗,他们头发有多脏,相信各位已经可以脑补了。

他们编一次发辫的时间并不短,在那个社会,男人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梳妆打扮"。因此,清朝的普通百姓只有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才会一个月洗一次头发。他们将发辫解开,选择一些皂角、首乌等材料,用热水把头发冲洗干净,擦干之后再马上编成辫子,如果被人看见披头散发的模样,就会被官府治罪。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首先要编织这样一个辫子,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如果散开洗一次往往很久才会干。但是又不能披头散发,否则被官服看见便很容易被治罪。还没有干便扎成辫子,很容易怄出难闻的气味来。因此很多人干脆就不洗了,尤其是在秋天和冬天,天气寒冷的情况下他们几乎每半年才会洗一次。有一名英国女记者便曾报道过清朝人的辫子,称10米开外便臭气熏天,味道令人作呕。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长期不会被解开打理的大辫子,在人们的生活劳作过程中积攒了太多的灰尘与泥垢,其次还会有太多的污渍留在了辫子当中。此外,这样束紧的辫子还不方便平常的打理,其间积攒的灰尘杂物也只能任由它们留在辫子当中。平民百姓也忙于自己的劳作,再加上生活环境以及思想观念的制约,他们自然也是无暇顾及。就这样,这长长的辫子自然也是惨不忍睹的。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恶心到吐,实在吃不下饭

那么,清朝人的辫子到底有多脏呢?一位从英国来中国从商的女子曾表示:他们的辫子非常恶心,臭气熏天,让人难以接受,就连从旁边经过的时候都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对此,你怎么看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