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周平王东迁之后,已无维系封建秩序的实力,宗法制度已开始瓦解,但封建与宗法所凝聚的血脉关系不可能立即断绝。

其后,齐桓公之定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实际上维护了宗法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所谓“尊王”,就是尊重周天子在封建制度中的宗主地位,“攘夷”在于保护封建诸侯的安定,代替周天子维持封建秩序。

因此,齐桓公霸业的意义,不仅在为“春秋五霸之首”,更在维护中原周文化的贡献。其霸业,大致可从四个角度分析:安民、尊王、亲邻、攘夷。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剧照

安民

齐桓公继位,听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为相,推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管仲向齐桓公提议的“圣王之治天下”的大计,即可分为“成民之事”与“定民之居”两项措施。

何为“成民之事”?使齐国国内的士、农、工、商四民,各有处所,不相杂居;使士就清净之地,讲求道艺学术;让工就官府,讲求专业技术;使商就市场,讲求贸易生利;让农就田野,从事耕作稼穑。

借助于居处的固定,使四民子弟继承父兄的事业,而收“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的功效。

何为“定民之居”?即实行“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在国郊之内编制二十一乡——工商六乡,士乡十五;在国郊之外的鄙野,编制邑、卒、乡、县、属各级行政单位,共编为五属,设置五位属大夫管理。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东周列国·春秋篇》管仲剧照

工商六乡,专门从事工商业活动;鄙野五属,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而十五士乡则实施“作内政而寄军令”的行政结合军事的编制。五乡编为一军,十五士乡即有三支大军,这就是齐桓公建霸所凭借的基本武力部队。

尊王

尊王是齐桓公得以号令诸侯的“大旗”。周王室虽然地位不如往昔,但是宗法和封建的血脉关系尚存,天子名号仍有传统势力和政治的影响力。

庄公十四年,齐请师于周以伐宋;庄公十七年,郑不朝王,齐逮捕郑执政大夫郑詹;庄公二十七年,齐桓公接受周惠王所赐“侯伯”之命,次年伐卫,大败卫师“数之以王命”。

僖公五年,桓公率诸侯在首止会见王太子郑,安定王室;僖公八年,桓公率诸侯在洮地会盟,安定周襄王王位;僖公九年,桓公在葵丘大会上尊崇王室,宣布“明天子之禁”,襄王派宰孔赐桓公为“九命上公”;僖公十二年,桓公派管仲为王室和戎人讲和。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和管仲剧照

这一系列“尊王”的行为,使齐桓公获得“侯伯”名号,可以代天子行使征伐大权,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霸主”。

亲邻

管仲为齐桓公设谋:“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管仲所说的邻国,不仅是齐的周边国家,而是整个中原华夏诸国。所以管仲才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当时中原诸夏各国中,以鲁、宋两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春秋时代齐、鲁两国结有仇怨,甚至桓公即位之初,亦遭鲁国掣肘,齐桓公为称霸大局,毅然捐弃前嫌,于鲁庄公十三年,亲与鲁侯在柯地会盟,结好弭怨。

三年后,齐桓公再争取鲁国参加幽地盟会,同时返还过去侵占的棠、潜等鲁地。甚至还将女儿嫁给鲁庄公,鲁、齐重结婚姻。从此巩固齐、鲁联盟。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东周列国·春秋篇》鲁庄公剧照

鲁庄公十二年秋,宋国发生宋万弑君之乱;次年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平定宋乱;该年冬,宋背北杏之盟,桓公率诸侯征讨,迫使宋与齐讲和结盟。尔后齐桓公先后为宋讨伐邢、郑二国,巩固联盟关系,于是“宋自是与齐为一,宋亲而中国诸侯定矣!”

除鲁、宋二国之外,郑国紧邻王畿,与宋并为中原屏障。当齐桓图霸之时,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延伸到北方。汉阳诸姬及蔡国相继沦入它的掌握,郑、许、陈三国不断受其威胁和侵扰,尤以郑国为烈。

齐桓公连续对郑用兵,楚救不克,郑服齐。终齐桓之世,郑从此不再叛齐,确保了中原局势的稳定。

另外,齐桓公出兵救援受戎狄侵扰的燕、卫、邢三国,使“天下诸侯称仁焉……是故诸侯归之。”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攘夷

春秋初期,蛮、夷、戎、狄交侵中国。《公羊传》概述当时的形势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北方戎狄之祸虽急较楚为小,南方楚国之祸虽缓而为害大,因此齐桓公的攘夷策略,采取先北后南,先小后大,有战有和的方针。实为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

鲁庄公三十年,山戎侵燕,齐桓公率大军“北伐山戎、击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并向鲁国献戎捷。

鲁闵公元年,狄人伐邢,桓公发兵救邢,迁邢于夷仪;次年,狄人大举攻卫,灭卫,杀卫懿公,齐桓公又出兵救卫,重新封卫于楚丘。

当北方局势日趋稳定,齐桓公随即调转兵力南下,对付强楚。鲁僖公二年秋,齐桓公有贯地与楚之同盟国江、黄两国结盟;次年,齐桓公在阳谷再会江、黄两国,威胁楚国的东北边境,并在外交上孤立楚国。

齐桓公是如何称霸的?厚植国力,尊王亲邻,联众击强,巩固诸夏

蔡居淮河、汝水之间,是楚国近邻。齐桓公认为“攘楚必先有事于蔡”,因此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大军侵蔡,再挺进楚国。楚成王派使臣责问桓公: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齐以楚不向王室贡苞茅和周昭王南征不复相诘问,楚接受不贡苞茅而推诿昭王南征不复的质问。诸侯联军进驻陉地,齐楚双方形成对峙之局。

楚鉴于齐联军势大难御,不敢轻启战端;齐也以孤军深入,难以取胜为由,齐、楚双方达成协议,缔结“召陵之盟”。

“召陵之盟”虽未达成攻城略地军事上的胜利,却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政治上的凯旋,齐国重挫楚国北进的锐锋,这是齐桓公争霸政治光环中的巅峰。

综上所述,齐桓公之霸在经济上厚植国力,在政治上尊王亲邻,在军事上联众击强,在文化上巩固诸夏,一开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崭新局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