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中国五千年的税制,皆以征收土地之生产物及人民之劳动力为主,广义言之,即将两者合而称为“赋役”。狭义上讲,前者谓之“田租”、“田赋”等,后者称为“赋役”,又称“力役”、“摇役”。 那么在中国古代诸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一、古代税收

1、古代赋税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故基于农户征收的田租赋役制度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唐中后期、五代及宋,因为国家财政收支需要量大,仅靠田赋是资金紧张,慢慢对盐、酒、茶、矾、矿冶等各种各样领域加税,附税的收益在国家财政局中的比例日益扩大。伴随着税款范畴的扩张,税收制度构造也相对产生变化。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2、早期税收的来源

公元前21世纪,以夏朝建立为起点,我国解决远古时代的宗族规章制度而慢慢被阶级社会替代,后经历商、西汉,国家机器日臻健全,做为其运作和存有的基本,地方税规章制度也随着日趋完善。

二、历代王朝税收制度

1、秦朝税制改革

不同的阶层征收不同数量的赋税。商勒对于赋税摇役轻重的规定,完全是从是否有利于农战政策的推行这一角度考虑的,赋税、摇役的数量必须能保证战争及国家其他财政力量的需要。

因此,他反对无差别地轻摇薄税,采取农轻商重的原则。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主张减少农业税,禁止滥兴劳役。商鞅变法的实施,废除了井田制,建立了封建主义土地私有制度,并为秦国日后兼并诸侯、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实行的赋税措施,主要是为他的农战政策服务,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目的。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针对这一点,他不主张无差别的薄赋敛,而是根据农战的需要来决定赋税的轻重,对农业活动薄赋,对一切非农业活动尤其是商业加征重税,这对于促进封建经济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巩固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过分极端的采取重税打击工商业,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极端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三国时期屯田制

三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连年,国家正常的赋税系统被彻底打乱,财政失去了保障。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开始实行屯田制。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招募无地流民进行。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土地,按军事编制。军屯以将兵屯田,每十人群中,八人佃耕,二人巡守。因为既要战斗又要屯田,其所受的盘剥和奴隶,比一般的农户和屯田民更重。屯田使比较有限的生产制造资源获得了效率高的分派。

它将闲置不用人力资本安装在国家土地上从业生产制造,进而灵活运用了明确的生产制造资源。屯田制确保了封建社会我国伴随着生产主力的提升得到了日益增加的房租,解决了军用口粮难题,而且使北方地区的农村经济获得再生和发展趋势,为曹魏的财政确立了牢固的基本。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虽说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失去自由,但曹魏政权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并做出部分让步,如将比例税率改为定额税率,并按户计货征收,这或多或少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三国时期屯田制的税制改革,标志着中国赋税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租调制创立后,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沿用达五百年之久,一直到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后,才被彻底取代而完成了历史使命。

3、明朝一条鞭法税收制度

明初,赋役制度混乱,赋、役分开征收。赋税按田亩征收,摇役按丁派差。除正役外,还有许多杂役。万历九年,张居正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全面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继两税法之后又一次重大的改革,出现了“摊丁入亩”的税收形式,这为雍正时期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先期环境。

根据量地计丁、计亩征银的原则,原先有田不纳税、不服役的豪强地主也必须纳税服摇役,且农民对封建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这样就相对减轻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同时对于改善农民的处境,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全国各地摊丁的全过程中,除民丁外,一些地区依然由于人口数量摊入了地亩。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自此,权利法案上不会再有人口数量之争。自然全国各地仍存有着一些地区性、暂时性的差役征收,但这仅仅是徭役制度的残留。

清朝针对各种各样名目地差徭调遣,历朝持续开展梳理、改革创新。“摊丁入亩”完全摆脱了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的对人头数缴税的模式,有益于众多农户解决封建社会的人身拘束。

另外,因为在法律法规上要求不会再按丁派役,取消了征缴丁役的户丁规章制度,众多农户具备了相对性的人身自由权,进而有益于资产阶级劳务关系的萌芽期和发展趋势,有益于提升农户对农业的主动性,并为工业的发展趋势出示了靠谱的劳动者后备军。

而且实行地丁合一之后,人头税并入田亩,在法律上规定无地的农民和工商业者不再负担丁赋,亦在客观上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是中国古典税制的终结,对于百姓生活是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三、中国历代税制思想

1、税负平衡

中国古代历次的税制改革家都重视税负的公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税负平衡思想。商鞅的“赋税平”的平均税负思想、曹操的赋税负担平均思想、王安石的“摧抑兼并,均平赋役”的税收思想等等又分别以其独有的特色思想充实了税负平衡理论。

商鞅提出的不同阶层征收不同数量的赋税的思想,更类似于现代税负公平原则中的纵向公平。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税制改革家已经意识到了税负的平衡对于整个税制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国家内部纳税人与统治者的矛盾,还可以保证统治者集权的巩固,维护社会的稳定。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调整和改革的时候了。从古到今,历代国家皆如此。税收公平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纳税人对公平的自然愿望。税收制度不均针对保持社会稳定,防止暴发改革或社会发展动荡也是必不可少的。

2、税制思想

我国古代的分税制改革经历了从人头税到财产税、赋役分征到赋役一体化的改变。早期征税按丁、户征,再加上名目繁琐的各种赋税和摇役,税收种类繁多,税收程序复杂,百姓税负加重,苦不堪言。

后期进行税制改革,将赋税征收改为计资征收,一切赋税和摇役都纳入田亩中,按田亩的多少统一征收,大大简化了征税的项目和纳税手续,减轻了百姓负担,统一了国家的税收,便于政府的征收和管理。这充分体现了简化税种、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思想。

结语:

历朝历代税收制度影响着社会的贫富阶级分化。贫富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富关系的发展不仅与古代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密切联系,而且也关系到古代社会的稳定。

中国古代王朝之中,哪个朝代百姓的平均赋税最重?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明清思想家提出的“均利”、“均天下”,从先秦诸子的“均贫富”、“均无贫”到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虽然均平的内涵和所指不相一致,但始终贯穿着对均平理想的追求。中国古代的若干土地和赋役政策也将均平纳入为政策实施的重要出发点。

历代王朝的赋税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不管是三国时期的“屯田制”还是发展到清朝的“摊丁入亩”都是为了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而做出的赋税改革。

参考文献:

《史记》

《中国历代赋税思想及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