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市政协委员余小伦:建北宋东平窑遗址公园和东平窑陶瓷文化馆

南都讯 为促进文化强市,让更多的人了解宋代惠州海丝贸易,在惠州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余小伦建议,建立惠州北宋东平窑遗址公园和东平窑陶瓷文化馆。

市政协委员余小伦:建北宋东平窑遗址公园和东平窑陶瓷文化馆

市政协委员余小伦

东平窑遗址见证古代惠州海丝贸易

市政协委员余小伦是惠州市东平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新阶联副会长、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

据其介绍,为实现海丝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持续发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11月,惠州正式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

从唐代开始,惠州海上贸易蓬勃发展,催生了以东平窑和白马窑为代表的惠州外销瓷器,这两个古窑址遗存也是古代惠州海丝贸易的重要证据。海上丝绸之路又名海上陶瓷之路,这说明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平窑产的惠州陶瓷曾畅销海外

余小伦介绍,宋代瓷业,为瓷史巅峰。惠州北宋东平窑因实力分量,同样居于惠州千年瓷脉首要位置,现在也是惠城区的非遗保护项目。

《惠州文物志》“第二节古代生产遗扯”,对“北宋东平窑”介绍:“窑址于1976年9月底发现……从窑址中清理采集了瓷器、窑具等各种样式的标本650多件。东平窑属长条斜坡阶级窑,估计原长32米左右,省考古专家根据窑的规模估算,每窑一次可生产瓷器5万件,三条窑一次可生产15万件,如一年出10次窑,一年就可以生产150万件。当地不可能销完,大部分是外销。”

这也是海丝贸易的力证。“海上丝绸之路”岭南重要瓷器原产地宋朝惠州聚集了东江流域的造船、造币、制盐、制瓷等手工产业,交通东至潮州及闽南,东北至梅州及闵赣。其产品主要是以外销东南亚国家为主。

东平窑是岭南三大民窑之一。《佛山石湾美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云:“1974年和1975年,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先后两次到西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西沙海底有30多个地点堆积有大量中国古代外销瓷……其中广东宋代的陶瓷有佛山石湾窑、广州西村窑和惠州东平窑,可见这些窑口的陶瓷,都是当日暢销国外的产品。显示出广东北宋瓷业的飞跃式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宋代惠州东平窑作为瓷器原产地,成为惠州引以为傲的“第一窑口”,并在岭南陶瓷产业链及外贸销售中占有重要席位。

空留遗址,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东平窑遗址地处广汕公路南端,位于惠城区桥东窑头村中心小山岗上。现有“惠州东平窑”混泥土牌坊一座及文物保护单位“公告”立碑一块。

东平窑遗址因参观接待条件尚不具备,现只对上级领导及文博系统内的学者专家开放。因东平窑在外影响较大,加之近年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宣传,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对外展示所感染,不仅有大量市民乘兴寻访,许多外地慕名来访者,到此只能站在围墙外久久叹惜,在牌坊前留影了事,带着深深的遗憾而返。

目前,惠州市对东平窑陶瓷成就的展示,仅有惠州市博物馆所开辟的一个展室,民间陈列展示有惠州东平窑文化园中的“惠州市古陶瓷标本陈列馆”中的瓷器残片标本。这类形式的展示,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东平窑的兴趣和热情,市民游客不仅期待更多相关知识,甚至有深度体验和系统学习意愿者也不在少数,但东平窑遗址开发立项尚属空白。

重建北宋东平窑,打造特色文化开放平台

余小伦建议,通过建立东平窑遗址公园,并在此基础上在桥东设立东平窑陶瓷文化陈列馆和东平窑非遗工匠学院,打造特色传统文化开放式平台,使其成为惠州市又一间文化客厅,青少年又一座知识学堂。同时,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更加巩固和突显惠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他建议,建立东平窑遗址公园利用现有保护区范围约三千平方米坡地即实际上的“窑渣”堆积层为基础,扩大遗址范围。使遗址公园在扩大面积的基础上,能够按照北宋惠州东平窑的内涵进行重塑。如包括制瓷作坊区、瓷坯晾晒区、龙窑烧制区、瓷器储存包装区与瓷器运输码头区等程序进行布局建设。

建立东平窑陶瓷文化馆。在桥东范围内,设立北宋东平窑陶瓷文化馆,展示出土的瓷器和窑具等标本,另有东平窑瓷器与宋代惠州居民的生活状况,现代东平窑的作品展示,东平窑瓷器在对外贸易上所扮演的角色,东平窑陶瓷文化学术交流及研究成果等一一分类展示,以期达到文化推广传播作用。

建立东平窑非遗工匠学院。 东平窑几为东江流域陶瓷文化的亮点在惠州的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不仅值得传承借鉴,而且有益本土文旅产业的推进。

建议在东平窑遗址所在的桥东街道范围内,建立非遗工艺传承培训,教育的中小形的工匠学院,以陶瓷制作教育,体验、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交流即探讨惠州工匠精神以及探索惠州陶瓷文化传播的东平窑陶瓷工艺的工匠学院。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郭秋成 黄海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