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宋仁宗是位明君,却按身高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身高问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重视的。纵眼望去,无论是学校招生,还是公司招聘,或者是特殊职业,对人们的身高要求是一目了然。很多时候,工作也好,恋爱也好,总有人对身高的要求十分苛刻。

历史上的宋仁宗是位明君,却按身高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不过对于自己身高上的抱怨,倒是不必太计较。你如果知道古人的做法,心里会平衡很多。因为在古代,身高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年的标准之一,它对犯罪被判刑的轻重以及薪水的多寡都有着直接联系。

《周礼》记载:“七尺谓年二十,六尺谓年十五”,而秦代继承了周代的计量方法。在秦代时,法律规定15岁成年,要承担服兵役、交纳各种赋税的义务。而实际上判断是否成年的标准是身高,不足六尺就是未成年人,在定罪的时候会减轻处罚。就相当于现代的未成年人保护,秦代时候就开始执行了。

历史上的宋仁宗是位明君,却按身高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如果说在秦代生活,不想让自己长得太高。那么到了宋仁宗时期,大部分的士兵可能都觉得自己有点矮。这是因为,宋仁宗在发军饷的时候,有个比较另类的要求。他发军饷不看军功而是看身高,个子高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军饷。

可能会有人感觉这个要求有点奇葩,不符合宋仁宗作为一代明君身份,这种要求简直有点儿戏。其实,对于当时的社会情况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历史上的宋仁宗是位明君,却按身高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北宋时期,主要战斗力就是禁军。这与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很大的关系,他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固,“杯酒释兵权”将其他将领的权力缩到最小,让军队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北宋的皇帝,对禁军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宋史·兵志》中写道:“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可见,当时的禁军是主要的军备力量。宋朝建立初期,禁军的战斗力很高,因为都是上过战场经过打磨的。

历史上的宋仁宗是位明君,却按身高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可是,到了宋仁宗时期,禁军内有不少贵族子弟,这些人出生开始就没受过苦,到了禁军之后也不改往日作风,渐渐地禁军的风气就被败坏了。后来因为王安石变法,腐败的风气才有所好转,但是仍没解决根本问题。

宋仁宗为了让禁军的实力强一些,于是作出了对士兵身高的要求。在他看来,高个子比较有优势,力气也会大很多,上战场打仗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人们在招兵的时候,就会有所挑拣,在身高这里就会刷掉一批老弱病残。而他给出的军饷是,身高五尺八寸以上,月薪一千文;五尺七寸以上,月薪七百文;五尺六寸以上,月薪五百文。

历史上的宋仁宗是位明君,却按身高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不得不说宋仁宗考虑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军功可以伪造,但是身高没办法伪装,战场上拼的就是力量。这样做,直接简单又粗暴,但又是非常有效的。你对这种以身高发工资的方式怎么看呢?

本文声明: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