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胤禩送给康熙的这两只“死鸟”,的确把他下半辈子害惨了。

康熙五十三年,这是康熙儿子们“夺嫡”的白热化阶段,众皇子凡是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为之,因为废太子胤礽和大阿哥的下场已经很明确了,十分凄凉,所以这个节骨眼上,谁出点问题,那都得倒霉。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一年,康熙巡视河北,挑了他很钟爱的,也是当时儿子里最有能力的八阿哥随行。

可是这一年,刚好是八阿哥生母良妃的去世两年的日子,康熙出巡的日期刚好是在良妃的祭日前后,八阿哥没有办法两全,跟了父皇去巡视,那么他就要丢掉“孝”,选择祭祀母亲,他就丢掉“忠”。

既然忠孝不能两全,他就选择了“孝”,没跟康熙去巡视。

一开始,康熙没有怪罪,因为儿子“不孝”,对他而言也是没什么好处的,所以就任由胤禩去祭祀良妃了。

另一方面,胤禩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特地让人挑选了两只名鸟“海东青”送给父亲康熙皇帝。

说起海东青,这种鸟的在满族的历史上来头可大了。

海东青乃是女真民族最喜欢的“鸟禽”,因为海东青生性凶猛,且数量稀少,被渔牧为生的女真视为“宝贝”,在女真的奴隶制时代,海东青的地位比一个人还高那都是不稀奇的事情。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且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最早的矛盾就是“献鹰”,辽国的天祚帝非常喜爱海东青,经常让女真献上这种神鸟,久而久之,激起了女真的不满,才有了完颜阿骨打能集结起来反抗辽朝的力量。

到了清朝时期,满族人依旧很钟爱海东青这种鸟,王公贵族之间“赠鸟”,是一种关系很亲密的行为,所以胤禩没有陪在康熙身边出巡,仅是送了两只海东青给康熙,这不是对康熙的敷衍,反而是一种很庄重的回应。

事实上,知道了胤禩的安排后,康熙的确没有说什么,就如期出发了。

可就是在这个“海东青”的问题上,出了大事。

当康熙收到了胤禩让人送来的海东青时,这两只鸟已经死去了,当时的人称之为“毙命”,康熙看了这样的场景,勃然大怒。

这便是“毙鹰事件”。

因为海东青外形神似“鹰”,甚至说,它就是鹰的一种,老北京人总喜欢说的那个“熬鹰”,熬的就是海东青。

象征着多重意义的海东青到了康熙的手上就死了,在康熙看来,这就是一种“诅咒”。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康熙觉得,胤禩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但他收到两只死掉的海东青,那就是不好的兆头,康熙当时年事已高,跟那个发动“巫蛊之祸”的汉武帝有着很多类似之处,内心多疑、敏感,所以非常生气。

胤禩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等他知道此事后,康熙的“咒骂”已经传出了。

首先康熙训斥胤禩的母亲良妃为“辛者库贱妇”,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良妃的祭日,康熙说出这个话,不可谓不狠毒,直接把胤禩推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位置。

其次,康熙直接把他们的“父子矛盾”摊开来讲,他说胤禩以自己的手段拉帮结派,朝堂上很多人都支持胤禩,胤禩的作为本来就影响到了储君还有他康熙本身,现在胤禩还用这种“死鹰”来诅咒他,罪不可恕。

随后胤禩的俸银和职位都被取消掉了,以示康熙对他的惩罚,在毙鹰事件中,可以确定的事,胤禩因此彻彻底底地失去了储君的资格,徒留胤禩在小心翼翼中浑然不知所谓。

“毙鹰事件”很蹊跷,也很巧合,看待毙鹰事件,其实真相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这件事情发生前后的利益及关系变迁。

毙鹰事件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这一年,胤礽已经被废两次,九子夺嫡是已经正式开始,胤禩通过自己过人的情商和能力,稳稳占据朝堂上的优势地位,朝堂百官几乎都推荐胤禩为储君,胤禩当太子的机会很是很多的。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可是对于康熙来说,他要的根本不是什么适合的储君,他要的是,是一个没有储君对他虎视眈眈的日子。

康熙以前很喜欢太子胤礽,可问题是,胤礽这太子当了三十多年了,还是太子,康熙太长寿了,储君都熬到了野心都出来了,久而久之,父子的关系就疏远了,甚至离间了,于是才有了康熙废太子的举动。

废掉太子,储君和皇帝的矛盾被大大缓冲,一分为九,甚至主要矛盾不再是储君和皇帝的矛盾,乃是康熙几个儿子之间的“夺储矛盾”,暂且不说九子夺嫡是不是一个培养皇帝的好方法,最起码的是分摊他当皇帝压力的最好方法。

本以为废掉太子就能清净一会的康熙,却无奈发现,他这个八儿子,更可怕。

胤禩自幼聪慧,行为并不嚣张跋扈,因为生母的地位很低,因此他很会做人,情商很高,一是有才华,二是高情商,胤禩多年以来,在朝中交好很多王公大臣,胤禩的地位也是非常之高。

胤礽被废,除了一些人劝康熙不要这样做以外,更多的人是推荐八阿哥为太子,要是一个人说两个人说那就罢了,主要的问题是,当时的佟国维、马齐、阿灵阿等人立马就举荐胤禩为太子,康熙一看,这朝堂势力都被渗透得明明白白的了,胤禩已成大祸。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毙鹰事件发生时,康熙也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了,说胤禩拉拢大臣,大臣们纷纷保举他为储君,由此可以看见胤禩的以前预谋和狼子野心,康熙这才镇压了胤礽,胤禩又跳了出来,为了解决胤禩带来的威胁,康熙再立胤礽。

胤礽被废两次,可以说根本原因就是胤禩。

后来大家看明白了康熙的意思,便不再顶着风头跟康熙聊这件事了,不久之后,康熙又废胤礽,这是胤礽最后一次被废,经过了诸多事情之后,这个时候的“九子夺嫡”,实际上只剩下“六个半”了。

大阿哥胤禔因为手段狠辣被康熙提前淘汰,胤礽因为地位太稳固注定后半生都要被囚禁,剩下半个不行的,正是胤禩。

之所以说只剩下半个,那是因为在“张明德”事件后,胤禩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康熙对他青睐的机会,可当时能力之前的就是胤禩,让他当皇帝是最为合适的,因此胤禩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境地。

而毙鹰事件,就是在这个境地之下发生的事情。

从这个事情的结构来看,假如胤禩真的是被人陷害了,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剩下的几个阿哥,他们买通了一些人,把这两只海东青变成了死鹰,因此构成了对胤禩的陷害,具体是谁,说之不详。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但这个可能性反而是最低的,因为这件事涉及夺储,此前大阿哥胤禔就“造谣”张明德事件来陷害胤禩,胤禔因为对兄弟出手狠辣,差点被康熙处死,而“毙鹰”事件想要查询真相并不难,谁要是顶风作案,说不定会被康熙一并迁怒。

要说胤禩真的是诅咒康熙,这个可能性更小,几乎不存在,因为没有动机,诅咒要真的是有用,那世界早就变了,即便是真的要诅咒,也不是像胤禩一样地诅咒,反正这种自杀式行为,就不可能是胤禩这种人做出来的。

而从事情最后的利益结果来看,康熙名正言顺地淘汰掉了胤禩,解除了皇八子带来的威胁,康熙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又因为送“海东青”给皇帝,这件事被人动手脚的可能性太小了,“毙鹰事件”有可能是康熙顺水推舟、“自导自演”的一件意外,目的就是为了找理由发挥,从而打击胤禩。

若不是康熙安排,那么这两只海东青也许是自己“命运”不好,半路因为某种原因从而死掉了也不好说,可惜的是,海东青的生命力顽强是有名的,这种假设更加不合理。

只有皇帝本人,才敢“陷害”他自己,而最终受益者,也是康熙。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从长远来看,打压胤禩,这是对康熙极其有利的,康熙也因此再次将储君之位空出了数年之久,从短期来看,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禵都不知道康熙何时宾天,这种陷害没有可以冒险的价值在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