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若此人不死,或许蒋介石会提前放了张学良

若此人不死,或许蒋介石会提前放了张学良

戴笠有显著的缺点,比如脾气暴躁,打骂下属,睚眦必报,排除异己等。但他也有优点,要不也不会坐在那个特殊的位置十余年之久。尤其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他还是愿意结交朋友的。如果一定要给戴笠找几个朋友,我觉得有三个人莫属,他们就是胡宗南、杜月笙、张学良。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出门靠朋友,人脉就是基础,而戴笠这三个朋友各有特点,分布在三个不同的领域,因此对戴笠的帮助格外大。胡宗南是蒋中正的嫡系,杜月笙是暗黑力量老大,张学良是军阀里的后起之秀。

若此人不死,或许蒋介石会提前放了张学良

三人之中唯有张学良和戴笠认识晚一点,但他们两个性格相投,聊的来,因此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早在1928年东北易旗的时候,蒋中正派戴笠去调查、摸底张学良,不料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成了朋友。

在随后的几年里,戴笠和张学良虽然见面很少,但是经常有信息往来互换。二人都需要彼此,戴笠需要张学良这样的封疆大吏助阵,张学良需要戴笠来进一步了解蒋中正。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把二人的关系升级到“生死之交”。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软禁蒋中正,一时举国哗然,南京方面乱作一团。南京方面有人主张马上出兵攻打西安,有人主张和谈,最后和谈派占上风。戴笠这个时候想自告奋勇去西安以身犯险表达忠心,但他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教胡宗南,胡宗南告诉他这是表达忠心的好机会。所以戴笠随宋子文、宋美龄等去了西安。

若此人不死,或许蒋介石会提前放了张学良

到了西安一下飞机,宋子文、宋美龄他们就被高规格接走了,而戴笠则被军警缴械、带走,并关进了黑暗的地下室。除了有人送饭外跟外界联系不上。后来张学良来看戴笠,进了地下室门后还没说话,先给戴笠看了一张纸。戴笠不看则已,一看吓的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

原来这张纸上其中三个字是:“杀戴笠”。戴笠这才明白原来把自己关进地下室,是要找机会结果自己啊。正在他绝望的时候,张学良却说:“雨农兄,委屈你了,只有在这里,我才能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戴笠闻言,一跃而起,激动的握着张学良的手,好久才从牙缝里断断续续挤出一句话:“汗青,你的再生之恩,笠,没齿不忘!”

若此人不死,或许蒋介石会提前放了张学良

戴笠此行一箭双雕,既表达了忠心,又收获一个生死朋友。然而很快就轮到他感恩了,张学良护送老蒋回南京,一下飞机就被软禁了,直到几十年后蒋经国当政。张学良被软禁的时候,虽然没有自由,但由于戴笠的关照,也没受什么罪。如果1946年戴笠不死,或许张学良的命运会有所改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