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40年后,仍能一炮击烂日军战舰

说到当今哪个国家的武器最为厉害,人们往往会想到美国。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科技,拥有着世界最为先进的武器,是世界军火贸易的头号大国。殊不知,在19世纪到二战前,有一国家的军事武器实力也是首屈一指,占据军事贸易的前列。这个国家就是德国。

近代德国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军事贸易。从洋务运动开始,再到民国时期,中国军队中一直保持着纯德国军械部队的传统。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40年后,仍能一炮击烂日军战舰

中国与德国军事贸易源自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朝发起的一场仅限于器物层面的革新自救运动。在两国的军事贸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克虏伯大炮。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给了清朝人极大的震撼。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认为只要有了坚船利炮即可以抵御住西方的侵略。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40年后,仍能一炮击烂日军战舰

清政府决定配备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先进的武器技术。

守卫国门需要岸基大炮,而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清朝使用的还是清朝初年使用的大炮,打起仗来吃了大亏。战舰方面,西方使用的蒸汽动力的钢铁战舰,而中国仍然还是木制帆船,动力不足不说,在武器方面也是先前的土炮。国内没有生产大炮的能力,李鸿章于是踏上了一条国外采购的道路。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40年后,仍能一炮击烂日军战舰

根据当时的军事实力,李鸿章将英法德三国作为采购国。在实际考察中英法两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是德国德国克虏伯公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双方在洽谈之后达成了328门大炮的协定。此后的二十多年见,克虏伯在两国的军事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这批大炮的战绩又如何呢?

这批大炮被运回之后,配备到了清政府的陆军和海军。用于李鸿章所建立的淮军,有力地剿灭太平天国的军队。

甲午战争中,清朝使用的英国的舰船,配备的重炮却是克虏伯大炮。日本为此付出了伤亡一万人的代价才获得战争的胜利。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40年后,仍能一炮击烂日军战舰

在抗战中,“克虏伯”大炮的余威仍然声明在外。在影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一人外号就是“克虏伯”,只因他吹嘘炫耀自己是见识过“克虏伯”大炮的威力。从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其间的跨度最低也有四十年以上。人们对电视剧这一表现,表示有点不相信。

而事实上,在1937年9月,日本一艘巡洋舰在进犯厦门就被架在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轰炸遭受了重创。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40年后,仍能一炮击烂日军战舰

如今当你走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地铁通道的时候,如果仔细观察,“克虏伯”标识一定特别明显。自二战之后,“克虏伯”几乎不生产军事武器了。“克虏伯”生产的电梯、扶梯已经享誉世界。从军火商到基础设施生产商,“克虏伯”实现了铸剑为犁的转变。珍爱和平,让我们远离战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