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历史总有传奇在,有的让人惊叹,有的让人唏嘘,还有的传奇,则会让人五味俱全,如鲠在喉,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公元1877年的一天,已故大学士伊里布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一位男孩出生了,他便是爱新觉罗.良弼。跟其他八旗子弟一样,良弼的童年无忧无虑,衣食丰盛,但他却又跟别的八旗子弟不一样,因为良弼自幼就非常喜欢读书。

可惜,这个家族却随着良弼父亲的去世,不可避免的衰败了下来。哪料这一切,却更刺激了良弼求学之心。公元1899年,良弼自费去了日本留学。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衰败的良弼家来言,实在有些难以承受。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很快,良弼自费留学这事,就惊动了张之洞,一个电报发到了驻日公使的手里,上面只有一行字:良弼留学的一切费用,由你们资助!

有句话叫:书非借不能读也。当其他留学日本的八旗公子,放荡形骸,把留学当成游乐时,良弼却在玩命学习。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更有一份雄心在心底燃烧,更要改变大清的命运!

就这样当良弼学成归国后,恰好遇到施行新政,操练新军。良弼这位根正苗红的大清八旗子弟,顺理成章的飙升而起,以至于连袁世凯都侧面,认为他是自己最强悍的对手。果然,良弼没有让任何人失望,新式的军事教育体系,大多是在他创建的。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良弼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更坚定了他改变清廷命运的理想。但可惜他却忘了,清廷之殇,非一人可变,哪怕有再大的才华,再远志向,也无法改变这种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局面。

公元1911年,武昌的枪声响起!大清朝野震动,人人自危,但良弼却大怒:谁敢动我祖宗基业,谁就是我的敌人!于是良弼找到了庆亲王奕劻,慷慨陈词要求领兵前去平叛。

奕劻却冷眼看着良弼,说:“你是认真的吗?”

良弼点头,刚要再表雄心壮志,哪料奕劻却站起了身,说道:“黄口孺子,纸上谈兵!”跟着走来盯着良弼,“你哪里也不要去,就在京城,就这么定了!”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良弼垂头丧气地走出亲王府,一声长叹。如今这局面都是汉臣所致,我就不明白,为何却还是那么重用袁世凯?良弼在追问,但没人回答他,虽奕劻知道。

因为庆亲王奕劻已跟摄政王载沣,也就是当今皇上溥仪的生父,商量过了:放眼整个八旗子弟圈,真正能指望上的还是良弼。他断不可离开京城,不然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谁来保卫京都,保护咱们呢?

这其实,就是当时清廷的窘迫,八旗子弟绝大多数不成器,唯有汉臣能担当,却又用着不放心。所以关系到身家性命这等大事,自然要交给良弼这样的“自己人”。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但所有人都错了,形势发展得出乎预料,一天一变。这天,良弼突然接到一则消息,袁世凯正在逼迫清帝溥仪退位,终结大清两百多年的天下。良弼悲愤不已,为了阻止这悲剧发生,便开始组建“宗社党”。

同时,良弼也派人给袁世凯送去了一封信,上面有这样一句话:欲将我朝天下断送汉人,我辈决不容忍,愿与阁下同归于尽!

良弼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各股反清势力的注意,于是“恩铭、端方、铁良和良弼”便都登上了“必杀名单”之中。由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彭家珍则自告奋勇,前来刺杀良弼。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公元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身穿军服的人来到金台宾馆,拿出崇恭的名片,言称:自己就是崇恭,前来拜见良弼,有紧急军务汇报。崇恭是良弼的心腹,远在沈阳。京城里很少有人见过,却都知道他,自然无人怀疑。

就这样彭家珍顺利进入了良弼府,当良弼听闻崇恭前来后,以为沈阳那里也发生了什么大事,急忙驱车赶回,刚一下车就发觉不妙,因为来人身材矮小,而崇恭却是魁梧之人。可惜一切都晚了,彭家珍抬手就是一枚炸弹扔来……巨大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朝野。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果真 14天后溥仪退位

彭家珍当场壮烈牺牲,而良弼则被炸成了重伤,三天后(公元1912年1月29日)不治身亡。临死前,良弼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喊道:“今我死,清室亦亡,刺我者,真知我者也!”

随着良弼之死,清廷最后的依靠,也就轰然倒塌。在他死后的第14天,即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随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