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延的地位仅次五虎将,为蜀汉出生入死,为何最终被诛灭了三族?

魏延,是蜀汉中除去五虎将之外的第一大将,对这个定位,估计没人会反对!历史上的魏延,是在刘备进川时,带领着自己的曲部投奔刘备。所以,魏延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比较晚。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刘备成为汉中王后,选大将镇守汉中时,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是张飞。哪料刘备却出人意料地选择的魏延。从事后来看,刘备的这个选择相当正确。魏延把蜀汉的战略要点汉中,经营的固若金汤。

魏延的地位仅次五虎将,为蜀汉出生入死,为何最终被诛灭了三族?

随着蜀汉五虎将,去世的去世,变老的变老,蜀汉新生代将领中,魏延便成为了顶梁柱。诸葛亮五次北伐,次次都要带着魏延。不是诸葛亮不放心魏延,怕他造反,实则是把魏延当成了左膀右臂。

但就在此刻,诸葛亮的另一个左膀右臂,随着马谡的被杀,也渐渐浮出了水面,从马谡改成了杨仪。

据《三国志》载,魏延和杨仪势同水火。多次发生摩擦,魏延几次拔出宝剑,恐吓杨仪。而诸葛亮也成了“居委会大妈”般,经常调解两人的关系,为此费心颇多。

在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之前,曾交代后事,让杨仪掌管大权,带着三军退回蜀汉。同时也特意交代了,不要难为魏延。倘若他还想继续北伐,那就随他去。

魏延的地位仅次五虎将,为蜀汉出生入死,为何最终被诛灭了三族?

哪料,杨仪却在诸葛亮死后,搞了个小动作,命费祎去试探魏延,引发了魏延的误会:认为费祎等也同意他继续北伐,故而一厢情愿的还跟费祎讨论北伐名单,哪些人负责护送诸葛亮遗体回蜀汉。

从这个记录来看,魏延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来临了!果然费祎回去后,杨仪等就丢下魏延,带着大军退回。当魏延反应过来时,气得暴跳如雷,明摆着是耍我呢。所以这才发生了魏延率军堵劫杨仪,最终被马岱杀掉,并诛灭三族。

魏延的地位仅次五虎将,为蜀汉出生入死,为何最终被诛灭了三族?

魏延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通过上面的介绍,很容易发现,是两方面出了问题。

其一、魏延对权力的过分执着。魏延之所以跟杨仪,形成水火不容的地步,根由上是想继承诸葛亮的军权。因为他有这资格,更有这能力。

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就提出过兵出子午谷,被诸葛亮否决后,一直耿耿于怀。且在诸葛亮死后,他也说出了:丞相虽死了,但还有我在。不能因一人,而耽误了大事。

皆知,倘若一个人对某一方面过分执着,就会忽略了其他方面,因为极其容易陷入险境。魏延就是这种情况,由于对军权的过分执着,自然就会跟杨仪发生各种矛盾。因为杨仪这个人,对权力比魏延还贪婪!

如此,便形成了一山不容二虎的格局,诸葛亮虽心知肚明,却已经没法彻底改变,一个是老了,另一个是,他的确非常需要这两人。这就形成了诸葛亮在,两人谁也不敢扎刺。可诸葛亮一死,两人就陷入内斗。杨仪得胜了,所以必须要对魏延斩草除根,否认他也活不了。

魏延的地位仅次五虎将,为蜀汉出生入死,为何最终被诛灭了三族?

其二、魏延做人方面太失败。魏延跟杨仪的权力争斗中之所以惨败,跟魏延做人的失败有直接关系。

魏延性格过于暴躁。比如,动不动就拔出宝剑,对杨仪进行恐吓。你让别人如何看待?还比如,你魏延既然这么牛,却为何不敢对刘琰牛逼呢?刘琰是蜀汉元老,曾把魏延骂得哭鼻子,最后还是诸葛亮出面训斥刘琰,为魏延捞回了颜面。

自然这事,也就暴露了魏延“虚张声势”,看人下菜碟。如此性格,其实已经注定了魏延,只能为将,不可为帅!

魏延的地位仅次五虎将,为蜀汉出生入死,为何最终被诛灭了三族?

帅,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整合所有人能力,最大化发挥出来。而魏延的性格,就注定了他非但达不到这种能力,反而经常给自己树敌。所以,当魏延赌劫杨仪大军返回西川时,才发生了王平一句话:丞相尸骨未寒,你们这是要造反吗?立刻,魏延大军就散了。魏延只得仓皇而逃,最终被杀。

所以,魏延之死,更多的原因在他自己身上。却提醒着如今的我们:一个人无论本事多大也要注意,做人,切不可处处树敌,做事,更不可过分执着,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危机。

举报/反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