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1958年秋天的一个早晨,长沙郊区的陆军163医院附近,一群百姓正在捡拾牛粪。这里地方偏僻,路过的驴马较多,在路上留下了许多粪便。在捡大粪的人群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病号服,身上背着一个篓子,手里拿着一个铲子,和大家一起捡大粪。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将军捡粪

村民们上前和他套近乎,询问道:“你是医院的掏粪工吧?”

中年男子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说道:“

我是一个当兵的,业余时间捡大粪

。”

一旁的村民摇摇头:“不说就算了,说自己是一个当兵的,看上去一点都不像。”

中年男子没有再说话,只顾着捡大粪,然后背着一篓子大粪送到了附近的生产队。这下村民们更惊讶了,难道是个隐姓埋名,做好人好事的?

生产队收到大粪后,也以为他是医院的掏粪工,出于感激写了一份表彰信,送到了163医院。医院的领导收到表彰信后一头雾水,自己这里根本没有掏粪工,于是向生产队了解情况。

生产队将“掏粪工”的身材样貌描述了一番,医院领导这才反应过来,急忙站起身说道:“

那哪是医院的掏粪工,分明是我们的何司令,他可是开国中将

!”

医院领导一番话让在场的人大惊失色,开国中将捡大粪?那可是闻所未闻,于是纷纷询问何司令的来历。

由此,这位“何司令”的身份才被揭开。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旧社会的母亲和儿子

参加湘军,救下彭德怀

“何司令”的真名叫何德全,是湖南长沙本地人,出生于1897年。何德全的童年十分悲惨,小小年纪就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麻绳专拣细处断,何德全三岁那年,母亲突然病逝,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好和姐姐一同出去乞讨,受尽了旁人的冷眼。

等何德全再长大一些,父亲为了改变他的命运,倾尽所有把他送到学堂读书。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三年后,父亲患上重疾,因没钱医治撒手人寰,

何德全彻底成了孤儿,日子过得愈发艰难。

正当何德全感到前途暗淡之时,1914年,湘军开始大肆招兵,为了摆脱地主的欺辱,何德全报名参军,成为湘军的一员。他原本以为跳出了苦海,却受到来自老兵的欺压。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青年时期的彭德怀

老兵看他瘦弱不堪,于是决定在他身上找到乐子,对他动手动脚的。何德全忍无可忍,一把撩开自己衣服,露出身上的伤痕,厉声问道:“

我在地主家挨打,来了部队也挨打,难道我天生就是受人欺负的吗?

”何德全一番话让老兵们哑口无言,再也不敢欺负他。

两年后,湘军来了一个新兵,在下分连队时,一个老兵把这个新兵拉到一个角落,作势要掌嘴。路过的何德全看到这一幕,顿时怒火填膺,眼前的这个新兵不正是当年的自己嘛!他立刻走上前去,狠狠给了那个老兵一拳。那个老兵一看是何德全,不敢说什么,只好捂着肿胀的脸离开了。

为了保护这个新兵的安全,何德全把他叫到了自己班,对他嘘寒问暖。

经过一番了解,他才知道这个新兵叫彭德怀。

在四年的朝夕相处中,他和彭德怀建立起深厚友谊,后来两人又一起到湖南讲武堂学习,不仅是战友还是校友。从学校毕业后,两人各奔东西,逐渐失去了联系。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彭德怀率部打长沙

再遇彭德怀,参加红军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全国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一天,担任连长的何德全奉命带领一个排的士兵到抓捕共产党人。何德全同情共产党,从内心深处认同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于是当他走到旅馆门口时,故意大声喊“立正”“报数”,给里面的共产党通风报信。这次抓捕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营长臭骂了何德全一顿,认定他有“

共党嫌疑

”,把他遣散回乡。

离开国军后,何德全几次寻找红军,希望能加入革命的队伍,但都没有成功。何德全并没有放弃希望,他隐居在长沙时,自封“收枪委员”,专门收缴国民党溃兵的枪支,前前后后收了十几支,准备有朝一日交给红军。

1930年7月,红军一举攻克长沙城。得知攻城部队的首长正是当年的战友彭德怀时,何德全十分兴奋,立刻提笔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道出了自己参加红军的愿望。

彭德怀念及旧情,任命他为红三军团三师特务营排长。

不过何德全提出的入党申请却让彭德怀犯了难,何德全曾在旧军队当兵,没什么革命思想,而且入伍时间如此之短,不符合加入共产党的相关规定。

但何德全并没有气馁,他第一时间回到家中,取来了自己收缴来的十余支枪,悉数交给彭德怀。红军缺少武器装备,彭德怀见状十分高兴,当即批给他一张100块银元的条子,以示鼓励。

何德全可不是冲这些银元来的,他再次提出入党的愿望,

彭德怀最终被他的行为感动,批准他加入这个共产党。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何德全将军

何德全虽然入党时间不长,但坚守党的准则,原则至上。一天,团长何光复到何德全的连队检查工作。他发现战士们长时间作战,营养匮乏,一个个面有菜色,而特务连刚刚没收来十几头耕牛,却不让战士们吃。

何光复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批评何德全身为连长,不关心战士的生活,要宰一头牛给战士们开荤。没想到何德全当场发了火,他怒怼何光复:“团长,你不了解实际情况,军团政治部早有规定,这些牛必须送交当地的苏维埃政府统一管理。”

见何光复不退让,何德全一气之下拍了桌子:“

这是党的原则问题!

”两人争锋相对,互不相让,闹到了师政委黄克诚那里。

黄克诚得知缘由后,肯定了何德全的做法,同时批评他要注意到上级的态度,尤其不能拍桌子。何德全听得心服口服,当场向何光复表达歉意。

1934年8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关键阶段,何德全疟疾未愈,就带着部队上了前线,在高虎垴阻击国民党主力的进攻。面对武器装备和人数远逊敌人的不利情况,何德全带领战士们誓死保卫阵地,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战后,他被授予“

英勇指挥

”奖状。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红军过雪山

屡建功勋,获授中将

红军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何德全的身体越来越差,疟疾刚刚痊愈又患上了严重的腰痛病,有时疼得直不起腰来,掉队越来越远,军团领导只好把他安排到侦察科工作。

部队抵达四川懋功时,侦察科长看他身体实在虚弱,建议他留在当地工作。何德全死活不同意:“

把我留下来等于要我的命

。”坚持跟随大部队前进。

1939年,何德全作为115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奉命率部挺进山东,建立敌后根据地。在山东期间,何德全先后担任教导大队大队长、115师独立旅参谋长、第343旅参谋长,指挥了多次对日伪军的作战行动,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1941年,鉴于何德全的优秀表现,组织把他调回延安,并拟任他为作战室主任。但何德全以自己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为由,婉拒了组织的提议,到八路军第18兵站部担任部长,组织领导兵站部的后勤保障工作。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延安大生产中的何德全

在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何德全亲力亲为,每天天没亮就顶着刺骨寒风到郊外垦荒。不仅如此,到晚上休息时间,何德全会喊来妻子,一起把破旧的不能再穿的衣物,做成布鞋,然后再拿到集市上售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延安都流传着“

何部长卖布鞋

”的传说。

到秋收时节,何德全捧着种出来的24公斤重的南瓜喜笑颜开。毛主席还特别夸赞他:

“就冲这个南瓜的个头,也得给何德全同志评一个‘劳动模范’啊!

抗战胜利后,何德全率部挺进东北,担任东满护路军司令部司令员,最大程度保障了沿线铁路线的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何德全的身体状况,组织让他分管后勤工作,先后任命他为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何德全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年龄最大的中将之一。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拾粪的老农

不徇私情,亲自躬身捡粪

为了参加革命,何德全十几年没回过老家,直到1949年湖南解放,何德全才有空回家看一看,这时儿子何罗生已经而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看到父亲回家,何罗生十分高兴,向父亲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说自己在农村待的时间太久了,想到城市发展。言外之意,是想让父亲帮忙安排个工作。

这放在普通人家是在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何德全听到儿子想法后拉长了脸,说道:

“我当了国家干部,就把你安排到城里,对其他孩子公平吗?再说了,农村有什么不好的,一样能有出息。

何罗生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留在了农村,果真干出了一番事业,还被评为当地的农民模范。

何德全都亲身儿子严厉,对其他孩子却很好。何德全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11个孩子上学,这些孩子也很争气,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上了技术学院,都成长为国家可用之才。然而何德全自己却很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衣服打了十几个补丁都舍不得换。

1958年,何德全生病住院,在陆军163医院接受治疗。他拖着病体,经常到医院附近捡粪,乡亲们总能见到他身背篓子,手提铲子的身影。医院领导得知此事后,惊呼道:“

堂堂的开国中将,竟然给人捡大粪!

长沙六旬老汉拾粪,一封表彰信曝光身份,领导惊:那是开国中将

何德全夫妇

医院宣传部想利用这个机会,给何德全做个专访,号召劳动人民向他学习。何德全连连摆手,说:“

我就是捡了几次大粪,就上报纸了?别说我了,朱老总在延安还给乡亲们捡过大粪呢,谁听过朱老总上报纸?

何德全还不忘劳动本色,在自己地里种了许多粮食和蔬菜,亲自打理,到了秋天收获颇丰,他经常对身边人说:“

我以前就是个百姓,为天下百姓得到解放而打仗,现在太平了,我还是一个百姓

1983年,何德全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家人收拾遗物时,发现将军除了几件旧的不能再旧的衣裳,空空荡荡,将勤俭节约做到了极致。

何德全将军身居高位,但不忘初心,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中,这种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作风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