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太平天国有一支非常特殊之部队,即是“童子军”,由10岁到16岁之青少年组成,是准战斗力量。这些“童子军”年纪轻轻,但战斗力、战斗信念都是一流,忠诚度尤其可嘉,基本上不会叛变投降,而是血战到底,热血十足。纵观太平天国运动14年,童子军出身的悍将很多,所取得之成绩也不少。例如,大伙熟知的英王陈玉成、慕王谭绍光、首王范汝增、偕王谭体元、护王陈坤书、忠二殿下李容发,等等,无不是令清军闻风丧胆之猛将。在此,笔者就来聊聊太平天国首王范汝增:11岁参加金田起义;22岁攻破宁波,血战英法联军;25岁在山东菏泽高楼寨设伏,歼灭八旗马队7000人;26岁在京口设伏,歼灭淮军郭松林部4000精锐,还差点活捉刘铭传;27岁在寿光决战刘铭传,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堪称传奇。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范汝增(1840年—1867年),广东惠阳人,11岁参加金田起义,被列入“童子军”,主要任务是运输粮食,打“先锋”,即是去地主家征粮,顺便纠察混入内部之清朝奸细。1854年3月,“张继庚事件”爆发,混入天京的奸细张继庚暗中联络“江南大营”统帅向荣,试图里应外合拿下城池,但不幸泄露机密,张继庚逃往山中躲避。此时,“童子军”范汝增、李容发等人深入山中,将其活捉,因而名声大噪。1856年9月,“天京事变”,2万余精锐死于内斗;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锐外出,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此时,洪秀全为了打破清军封锁,只能提拔新人才,范汝增因此走上前线,隶属侍王李世贤部。1861年12月底,范汝增与黄呈忠率5000兵马奔袭宁波,血战一番后破城而入,为太平天国拿下第一个通商口岸,意义非同凡响。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控制宁波,就意味着太平天国可以直接从欧美进口先进武器,这对清朝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此时,清朝已经与列强签订《北京条约》,承认欧美列强在华利益,并与之联手,一起对付太平军。宁波,作为通商口岸之一,列强自然拥有特权,为所欲为,但范汝增不答应,拒绝承认列强特权。1862年3月,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强硬要求太平军撤出宁波,将其作为自由市,以便于中外贸易,否则必然影响双边关系。英法态度蛮横,范汝增、黄呈忠等则不予理会,直接回复:“凡贵国所言,能于依允,莫不依从。”坚决捍卫主权,不被强权所屈服。接着,英法退一步,要求范汝增、黄呈忠答应“宁波不设防”,将北门城楼上炮台拆毁。当然,结果还是被拒绝,宁波不设防,岂不是便宜了列强与清朝了吗,怎能答应。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范汝增、黄呈忠态度强硬,英法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联合清军挑起战争,公开炮击城北防御工事。5月29日上午9点,英法远东舰队开炮,掩护清军攻取城池,范汝增则命令士兵从城墙炮眼处开火,在视距之内射杀清军,击毙数百人,清军退却。接下来,英法直接出动陆军参战,在炮火掩护下,英法联军、清军匍匐前进,手拿茅草填满壕沟,杀到城下,并准备架设云梯攻城。此时,范汝增从城楼上带着1000余精兵开门迎敌,亲自拿枪带头冲锋,与敌军进行肉搏战,击伤英国舰队司令刁乐德克,准备将其活捉。此时英国军舰一炮打过来,炸毁城墙,挡住了范汝增去路,刁乐德克得以幸免,英法联军只能撤兵。下午5时,英法集中十余艘军舰猛攻,炸开城墙多处,范汝增、黄呈忠为保存实力,只好撤兵。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宁波血战英法联军,杀伤联军500余人,其中英国舰长克来吉、赫哈呣等被打成重伤,法国舰队司令耿尼、英国军官德大卫、甘蒙等则被枪炮打死,此乃振奋人心也。为此,天王洪秀全授予范汝增首王、黄呈忠戴王爵位,以示嘉奖。1864年7月,天京陷落,范汝增为掩护幼主突围,血战湘军,所部损失殆尽,只好北上联合遵王赖文光,试图东山再起。1865年5月,范汝增、赖文光等在山东菏泽高楼寨迎战僧格林沁八旗马队。此战,首王范汝增主攻中路,以步兵挡住骑兵之冲击,任化邦马队得以从容从背后杀出,合围这支蒙古骑兵,斩杀马队7000余人,僧格林沁在逃往麦田中被小兵张皮绠一刀砍死。僧格林沁死后,曾国藩北上督师,以“河防战术”应对赖文光、范汝增,可成效不大。如此,清朝改用李鸿章督师,继续追杀太平军残余势力。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1866年12月,淮军一路穷追猛打,从山东、河南一直追杀到湖北京山,而赖文光、范汝增为保存实力,基本不与之决战,因而主力尚存。然而,淮军悍将郭松林却认为赖文光、范汝增好欺负,他们不堪一击,于是继续追杀;率4000余兵马长途追击,终于陷入了埋伏。1867年1月,赖文光、范汝增等在京山臼口镇成功设伏,郭松林4000余精兵被包饺子,几乎被全军覆没;郭松林本人左脚被砍断,遗弃路边,后幸得湘军救援,方才脱险。2月,赖文光、范汝增引诱淮军悍将刘铭传渡过尹隆河追击,而后设下埋伏,与之展开决战。赖文光与范汝增依然打中路,利用步兵与刘铭传主力对决,进行肉搏战,双方杀得难分难舍,战局一度陷入僵持。此时,任化邦击败东路敌军后,率马队飞驰而来,投入战斗,刘铭传陷入了绝境,他脱下官服,席地而坐,准备当俘虏。可惜,湘系悍将鲍超率16000“霆军”突然杀到,赖文光、范汝增腹背受敌,只能撤兵,刘铭传躲过一劫,逆袭成功。

太平军悍将首王:血战英法联军,因叛徒出卖身中8弹而亡

尹隆河之战,范汝增功败垂成,却让刘铭传、鲍超两人闹起矛盾。刘铭传认为是鲍超故意迟到,想要坑死自己,于是向李鸿章诉苦。李鸿章呢?虽然知道事情真相如何,但为了维护淮系利益,只能上奏朝廷,弹劾鲍超。如此,鲍超被迫辞职回家,“霆军”也被肢解,从此不再组建。鲍超辞职后,刘铭传成为追杀太平军残部之绝对先锋,继续与赖文光、范汝增作战。1867年11月,双方在寿光弥河展开终极对决,赖文光、范汝增等背水一战,刘铭传大军再次陷入重围,淮军主力即将被歼灭。此时,叛徒潘贵升从背后偷袭鲁王任化邦,将其一枪打死,致使太平军骑兵溃败,战局逆转,被迫突围。可惜,范汝增在突围时,被枪支击中八次,倒地而亡,赖文光则一路南撤,前往扬州。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天国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