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联想事件似乎也是如此,联想一直保持沉默,本来就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这些个事件,可没想到联想自制了公关视频短片,引来十几家官媒的发声力挺。

又是转发,又是表以肯定,其中也包括了新华社,但很快这些官媒又将转发文章给删除了。这是怎么回事?联想柳传志能让事件结束吗?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新华社的发声

联想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已经在悄然间发生变化,出现这样的变化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而且也不是一两件事情就能推翻世人心目中对联想的印象。

毕竟再怎么说联想也是中国企业,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被冠以“国货之光”,“民族企业”等头衔,这说明联想确实得到过民众们的广泛认可。

至于为何联想的口碑会出现如今这般局面,想来懂的都懂,无非就是著名学者司马南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再加上过去所谓的投票事件,国内外产品价格不一致,产品召回方案国内外区别对待等等。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更多细节就不必一一赘述了,但联想肯定是关注这些情况。该如何挽回世人心中的形象关乎到未来的发展状况,对此联想公关专门自制了一个宣传短片。

内容大致描述了联想在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最终进行一个总结,说联想在全国拥有五大智能设备生产基地,每年突破4万人就业,以及连续7年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进出口企业等等。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这个宣传短片一出,立马引起了官媒们的注意,于是几乎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评论。其中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也就这篇宣传短片进行了类似站队肯定的行为,总体意思就是科技力量带给很大的改变,最终变成智慧山河。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需要知道的是,智慧山河就是联想自制宣传短片的名称。宣传短片做得怎么样暂且不说,就新华社发声而言,立马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网上的舆论再次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尤其是联想支持者更是“如获至宝”,连官媒都为联想发声了,是不是意味着联想事件定调,柳传志没事了呢?

有人统计,加上新华社在内,一共有18家官媒都为联想“智慧山河”宣传短片进行了转发,也都配上了相应的文字话题。虽说没有很直接的态度立场,可是这一系列的转发行为已经说明足够多的问题了。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可就在联想支持者还在为此大做文章,宣扬定调的时候,新华社等18家官媒齐刷刷将之前的转发文章给删除了。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南就官媒发声表态了

在普通民众看来,官媒的立场可比司马南这些学者重要得多了,他们的背后往往是具有组织架构性的权威媒体,所以在联想事件上任何的表态都会引起公众的舆论讨论。

原本外界还以为官媒们是在支持联想,可随着官媒们将发声内容全部删除,倒是让局势更加迷惑了。司马南一直在关注联想事件,又怎会不知道这件事呢?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于是司马南也就官媒发声表态了,1月8日,司马南发布长文,分析了新华社等官媒紧急撤掉联想视频的原因。其认为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联想弄巧成拙,时机没有拿捏好。另一种是联想自制公关短片,有偿播出,结果上钩了。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司马南的这两种分析是否有道理公众自有评判,但司马南的分析也牵扯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造成了负面影响。

联想现在正处于舆论风口,很多事件信息都不是正面的,如果是其它时候倒还好,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这种情况下任何跟联想沾上边的东西,都有可能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被放大。

就比如新华社,表面来看只是一个转发视频文章,没有更多的深意,可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就连司马南也专门为此做了一个视频,标题为“新华社给柳传志洗白了吗?”。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可见在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能随意跟风的,否则真有可能弄巧成拙。这种时候官媒为了消除影响,只能选择删除转发文章,即便不代表任何立场态度,也还是保持沉默较好。

既然官媒们都删除视频了,说明联想事件还没有真正的定调,柳传志是否没事还得看进一步的情况。

至于柳传志该如何让事件结束,让舆论风波早日回归平静,以柳传志已经退休的情况来看,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了。

新华社突然站出来发声,联想柳传志没事了?

保持沉默,不随意发声,用时间冲淡一切,让民众自然而然将事件遗忘,这样舆论风波自然会平息。可即便如此,将来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时,事情还是会被拿出来讨论。这真的是柳传志希望看到的吗?

总结

联想给自己制作了视频宣传短片,结果引来一众官媒们的转发,却很快将视频给删除。可谓是一波三折,反转又反转。联想事件想要就此结束,估计还得等待更好的时机,这个时机何时到来,就交给时间给出答案吧。

科技有趣味,带你了解新鲜科技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