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中国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当中曾经记载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也就是说,上古的时候,由于人的动作举止、思维思想合乎自然规律,活到一百多岁才是正常寿命,这让现代人都觉得完全不可思议,感觉这又是古人在“吹”,不过不管上古的时候人是不是能活到100多岁,但是精通中医的许多名医确实能活100多岁,比起五十几岁的“营养学家”要厉害多了,比如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传奇人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医生,其实他还是一个道士,中国古代的名医绝大多数都是道家思想的继承人,因为“黄老之学”本就是道家思想,孙思邈就特别喜欢“老庄”。同时关于孙思邈的寿命也有许多争,但是不管怎么争议,最低的说他活了101岁,最高的说他活了165岁,而认可的比较多的则是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并于公元682年去世,也就是141岁。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古人云“推己及人”,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能够却老全形,却号称可以为别人延年益寿,那么他一定是在说谎了。而孙思邈用自己的岁数证明,他的医术是真的可以“却老全形,长生不老”,他出生于南北朝的西魏,经历西魏、北周、隋朝,到了唐朝李世民时期,孙思邈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的形貌、声音、步态却如同二十几岁的少年一样,唐太宗见了他之后感叹道:

“故知有道者,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以前我只听说有广成子这样的得道高人,但是却并不是很相信,但是看了您之后,我终于相信了,这是李世民看到他之后的感叹。作为当时著名的高寿老人,他的许多药方都为人所推崇,但是有一个药方在孙思邈去世前却反复交代弟子:一定要将它销毁,免得流落民间。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药方叫做五石散,五石散又叫做寒食散,它记载于《伤寒杂病论》,是一种用来治疗伤寒的药方,因药方当中有钟乳石、紫英石、白英石、硫磺、赤石脂五种石头而著名,这个药方因为药性发热,对伤寒病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真正的广泛使用是在魏国开始的,驸马何晏由于喜好声色,就使用了这个药方,然后感觉“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从此五石散成了魏晋名士的必备“良药”。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升仙得道的故事,然而升仙得道不可轻易得到,吃一剂五石散让自己短暂的“成仙”却非常的容易,所以这种药方直到唐朝仍然十分的流行,到了明朝发展为“红铅”,还酿成了惨案“红丸案”。吃五石散并不能让人成仙,却让历史上许多人死于药物中毒,乃至于一些名人也因为吃五石散而死掉。

孙思邈作为一个得道高医,他自然看得出五石散有什么影响,虽然它也确实可以治疗一些伤寒症状,但对比他给人带来的恶劣影响,这点儿治疗伤寒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何况它治疗伤寒的作用完全可以由其他的药方替代,所以孙思邈交代后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可谓是对它痛恨至极。

142岁药王孙思邈,临终反复告诫:此药方定要销毁,不能流落民间

可惜医者仁心的孙思邈还是没有彻底阻断五石散的传播,后世它仍然以各种形式在传播,蛊惑那些想要体验成仙感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