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2歲藥王孫思邈,臨終反複告誡:此藥方定要銷毀,不能流落民間

中國的醫學典籍《黃帝内經》當中曾經記載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142歲藥王孫思邈,臨終反複告誡:此藥方定要銷毀,不能流落民間

也就是說,上古的時候,由于人的動作舉止、思維思想合乎自然規律,活到一百多歲才是正常壽命,這讓現代人都覺得完全不可思議,感覺這又是古人在“吹”,不過不管上古的時候人是不是能活到100多歲,但是精通中醫的許多名醫确實能活100多歲,比起五十幾歲的“營養學家”要厲害多了,比如藥王孫思邈。

藥王孫思邈是一個傳奇人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醫生,其實他還是一個道士,中國古代的名醫絕大多數都是道家思想的繼承人,因為“黃老之學”本就是道家思想,孫思邈就特别喜歡“老莊”。同時關于孫思邈的壽命也有許多争,但是不管怎麼争議,最低的說他活了101歲,最高的說他活了165歲,而認可的比較多的則是孫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并于公元682年去世,也就是141歲。

142歲藥王孫思邈,臨終反複告誡:此藥方定要銷毀,不能流落民間

古人雲“推己及人”,如果一個人自己都不能夠卻老全形,卻号稱可以為别人延年益壽,那麼他一定是在說謊了。而孫思邈用自己的歲數證明,他的醫術是真的可以“卻老全形,長生不老”,他出生于南北朝的西魏,經曆西魏、北周、隋朝,到了唐朝李世民時期,孫思邈已經70多歲了,但是他的形貌、聲音、步态卻如同二十幾歲的少年一樣,唐太宗見了他之後感歎道:

“故知有道者,羨門、廣成豈虛言哉!鑿開經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和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

142歲藥王孫思邈,臨終反複告誡:此藥方定要銷毀,不能流落民間

以前我隻聽說有廣成子這樣的得道高人,但是卻并不是很相信,但是看了您之後,我終于相信了,這是李世民看到他之後的感歎。作為當時著名的高壽老人,他的許多藥方都為人所推崇,但是有一個藥方在孫思邈去世前卻反複交代弟子:一定要将它銷毀,免得流落民間。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藥方叫做五石散,五石散又叫做寒食散,它記載于《傷寒雜病論》,是一種用來治療傷寒的藥方,因藥方當中有鐘乳石、紫英石、白英石、硫磺、赤石脂五種石頭而著名,這個藥方因為藥性發熱,對傷寒病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真正的廣泛使用是在魏國開始的,驸馬何晏由于喜好聲色,就使用了這個藥方,然後感覺“頓覺神明開朗,體力增強。”,從此五石散成了魏晉名士的必備“良藥”。

142歲藥王孫思邈,臨終反複告誡:此藥方定要銷毀,不能流落民間

自古以來,就流傳着許多升仙得道的故事,然而升仙得道不可輕易得到,吃一劑五石散讓自己短暫的“成仙”卻非常的容易,是以這種藥方直到唐朝仍然十分的流行,到了明朝發展為“紅鉛”,還釀成了慘案“紅丸案”。吃五石散并不能讓人成仙,卻讓曆史上許多人死于藥物中毒,乃至于一些名人也因為吃五石散而死掉。

孫思邈作為一個得道高醫,他自然看得出五石散有什麼影響,雖然它也确實可以治療一些傷寒症狀,但對比他給人帶來的惡劣影響,這點兒治療傷寒的作用實在是微乎其微。何況它治療傷寒的作用完全可以由其他的藥方替代,是以孫思邈交代後人“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可謂是對它痛恨至極。

142歲藥王孫思邈,臨終反複告誡:此藥方定要銷毀,不能流落民間

可惜醫者仁心的孫思邈還是沒有徹底阻斷五石散的傳播,後世它仍然以各種形式在傳播,蠱惑那些想要體驗成仙感覺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