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在红军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规模并不算大,但对于刚刚结束长征、正处于大会师阶段的红军来说,在敌众我寡(兵力之比为1:9)的情况下,一支疲惫之师能击退来犯之敌,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36年10月下旬,红5军37团团长李连祥、政委谢良率领全国到达甘肃通渭马家营子一带驻扎下来。21日晚,他们突然接到军长董振堂下达的命令:国民党第11军团长毛炳文手下的9个团尾随追击你部,明天一早就有可能到达马家营子,你们要竭尽全力在马家营子至华家岭之间阻击敌军一天。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华家岭位于定西、会宁、通渭三县交界处,是陇东高原的最高峰,又是西兰公路的必经之地。敌人想在这一带控制红军西进和北上,而红军必须御敌于西兰公路以南。

随着双方各自进入战斗状态,一场血战就在华家岭一带打响了。

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阻击战!红军1个团要面对9个团,兵力本已悬殊,再加上敌人的装备远远超过红军,而且他们在空中还有7架飞机予以支援,这一仗对红军来说有多么艰难可想而知。

然而,红军将士在胜利会师的精神鼓舞下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作了充分准备,决心“打好会师后第一仗!”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22日拂晓,整团的敌人列成4路纵队,沿公路从南向马家营子扑来。当敌人进入红军伏击圈时,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在37团潮水般的围攻中糊里糊涂丢下许多尸体和30多个俘虏向南仓皇逃去。

第二次,敌人用飞机大炮,把马家营子镇轰炸成一片火海。但进来时却发现一座空城。原来,红军37团两个营,早已在马家营子到华家岭的公路旁挖好的工事以逸待劳,等继续进来的敌人靠近阵地时,就用机枪、步枪、手榴弹猛烈开火、直打得敌人像蛆虫一样团团转,再也招架不住,退回马家营子去了。

敌人两次进攻,都吃了大亏。等到弄清楚红军的位置时,便穷凶极恶地调集飞机大炮,发疯似的狂轰滥炸。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这对没有一点遮挡的光秃山梁上的红军阵地威胁特别大。震耳欲聋的巨响,冲天的沙石,滚滚的浓烟,笼罩着阵地上空。

红军将士们从土中爬出来,用步枪射击飞机,用机枪、手榴弹打退敌人步兵的多次冲锋。团参谋长王力在电话不通、联络中断的情况下,亲自赶到3营阵地指挥,他与战士们一道,跳出战壕追赶敌人。山坡上火光闪闪,硝烟滚滚,红军将士一步一步地把敌人压回去。

就在这时,王力突然中弹倒下了。这位年仅23岁、不善言谈,英勇善战的四川汉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几乎在同一时间,亲临前线指挥的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在通渭、会宁交界处的大墩梁上指挥所前,也不幸中弹牺牲。

“为牺牲的烈士报仇!”“向敌人讨还血债”!新仇旧恨,凝聚在红军战士的子弹上,像狂风暴雨一样射向敌人。

中午,敌人改变了战术,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并由军官督阵下,重点向37团1营扑来。

团长李连祥亲自组织正面阻击敌人,并派二营直插敌侧面。勇士们旋风一样冲上去,牢牢地顶住敌人,使敌不能前进一步。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下午,敌人增加了一个团的兵力,配合飞机大炮再次发起进攻。

37团所有指挥员下令准备好手榴弹和刺刀,决心打一场硬仗、血仗。当敌人靠近我阵地时,全团战士高喊“为烈士报仇”的口号,随着掷出手榴弹的爆炸声,便奋勇冲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几个回合下来,敌人丢下累累尸体退下去了,但37团也损失了100多名红军战士。

鲜为人知的华家岭阻击战:一支疲惫之师何以击退九倍之敌?

直到傍晚,红5军37团仍坚守在马家营子到华家岭的公路两侧,顽强地抗击敌人。激战整整一天,给敌人以重创,将敌军阻止在距华家岭5公里的地方,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阻击任务。

这次战斗虽然也让红军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但也给敌人带来重创,粉碎了敌人将红军消灭在西兰公路以南的企图,为红军北渡黄河、东进陕北打开了通路。

战斗结束后,一名被俘的国民党营长供称,他们“原以为刚刚经过雪山、草地煎熬的红军部队一定已经是筋疲力尽,无异于过冬的羊羔,没想到真正交起手来,才发现红军仍然是一只令人生畏的猛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