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汉服一直以来都是汉族传统服饰,随着近几年在年轻人之间的兴起,汉服也呈现着复兴的趋势。不过从曲裾开始,汉服的形制便有许多种,每种都包含了汉族人们文化传承的精髓。

因此对汉服最近关于汉服行知又出现了不小的争议,主要是关于淘宝上有一群商家出售的清汉女装引起的,有一些商家将清汉女装归纳为是清朝的汉族服饰,引得众多汉服娘的群起攻之。

对于清汉女装究竟是不是属于汉服也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清汉女装那个时候的汉族女性也在穿,因此算是汉服的另一种形式。不过也有另外一个声音认为,清汉女装归根结底就是当时清朝统治者强制统治强化思想的产物,并属于汉服范畴,只是那个时期的特殊产物,严格来说应该是满族改良后的服饰。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不过汉服行之历来便充满争议,就像以前的影视古装和仙服当时也引起了汉服圈里好大一部分讨论,清汉女装会有这个结果也是能够预见到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汉服不例外,观点也不例外。比如曾经百家讲坛里十分出名的讲师阎崇年,70岁阎崇年称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直接当场遭小伙掌掴并且该小伙拒绝道歉,也从侧面反应了各种观点都会受到争议的现实。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70老翁被小伙掌掴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的心理会想到什么?少年人的狂妄自大?老年人的为老不尊?其实事情的真相远不如我们想的那么狗血复杂,这仅仅是一个学术讨论不合的事件罢了。

《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便受到了海量观众的热烈欢迎,很多人闲来无事的时候都特别喜欢老师们在节目里运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历史文化,而阎崇年也是上面的常驻嘉宾之一。

阎崇年口中的历史场面宏大,他的演讲精彩纷呈,极易抓住人们的眼球,因此他演讲的节目收视率也极为高。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众多人都认可他的情况下,还是有人对他持有的观点持反对意见。甚至不惜冒着道德谴责眼光当场掌掴当时已经70岁的他,可见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时阎崇年在针对一个关于满清入关看法时,他认为满清的入关加速了中国的民族融合,从历史发展上来看是一个有利的。

但是这个观点却遭到了当时一个小伙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个小伙认为满清入关百害无一利,阎崇年这样认为是在搞封建,搞分裂,是满清人遗留下的蛀虫,不值得别人尊敬,不仅出手打了阎崇年还要和他理论一番,这样的结果当时也把阎崇年愣住了。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满清入关有利有弊

其实不外乎小伙如此激动,满清入关自古以来就极具争议。从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统治者皆为汉族人,古时候的民族还没有那么多,像匈奴这类人员一直都是属于外来民族的。

但历史的进程使然,最后满族人统一了全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分裂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汉族人来说,在当时可谓是奇耻大辱的。

满清入关后确实也给中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阎崇年的话不假,它确实推动了民族融合。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满清入关正是国家长期分裂后的必然进程。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也强盛过一段时间,康熙时期的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蒙古叛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祖国领土主权完整。而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又进一步加强了清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满清入关也不例外。因为当时它进来时候遭到了众多民众反对,于是就推行了强制剃发易服的法令,在当时也造成了极为可怕的影响。

有道是压迫之下必有反抗,如此蛮横行径必然也遭到了当时很多百姓不服,借此许多民不聊生的悲剧也就此酿成。再加上清朝后期统治者狂妄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时间落后别国太多,导致了后面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因此很多人将之后中国的“落后挨打”都归结于清朝的无能统治,因此对于阎崇年的观点才会形成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但纵观历史,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没有错误,如果能够把他们结合一起正视这个满清入关 事件就更好了。

看法不同的个体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不论是对文学作品的拜读还是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尤其是立场不同的两人,产生的分歧也会更大。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其实当时争议过大,除了掌掴双方的年龄差距外,还有便是在争执发生后,小伙儿仍拒绝道歉,那么这所展现的就不仅仅只是学术意见的分歧了,还有便是所透射出的后辈礼仪不当,其实全然可以用理智方式指出,即便已经作此之举,也可以及时改错。

有一幅很经典的漫画,两父子为了一个数字产生了意见上的不合,而引起了很多看漫画人讨论。因为两父子是对立而坐,儿子指着他看到的数字说是“6”,但是坐在对立面的父亲看着漫画却指着数字说是“9”。其实我们局外人看来两个人都没错,因为双方站的立场不同才产生了不一样的认知。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任何事物的对错切勿随意决定。比如对一个人,在没有全面了解他的时候,对他的定义就要仔细斟酌。

阎崇年:“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却遭小伙当众掌掴,并拒绝道歉

生活是一门学科,但它不是一门像数学这样的学科,非要比喻的话它更像语文,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在面对生活上的问题时,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处理方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生活的继续。因此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应该客观地正视别人与我们不同的意见,理性分析看待问题。

结语:

对阎崇年的遭遇,我们倍感同情,因为一个几近70岁的人还被当场掌掴,这样的待遇实在是令人唏嘘。对于学术上的意见不一,我们欢迎讨论,但要求的是要文明讨论,像小伙这样随性而为,确实是丢了文化人的基本素养。作为一个晚辈对待长辈竟然跟武力相对,就算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也丧失了开局先机,更不要说你的观点也只是一半正确了。

其实社会的发展就是要经过不断的讨论磨合才会有进一步的升华。比如我国每年都要召开的两会,正是将全国各地不同声音汇聚到一起,然后从中取得最优结论的真实写照。一个人的潜力有限,想法也有限,认知还是有限,只有将这些有限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人民合在一起的力量大。当一件事情出现了问题,时,对待解决的方法充满争议时,如果这时有几个人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解决办法,那么最终只需要从里面筛选出一个最明智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了。但如果只有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结果可能也只是差强人意。

理性看待和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大前提。方法有很多,观点也有很多不同,只有我们客观对待了,事情才会圆满解决。切忌片面看待问题,因为也许你的“6”正是别人的“9”,如果因为这样而和别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