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提出剃发令的不是满人,是一个汉人?只因他一句话,无数汉人遭罪

提出剃发令的不是满人,是一个汉人?只因他一句话,无数汉人遭罪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一定早早注意到清朝人物发型和之前的朝代都不一样。清朝男子的发型是拖着一条辫子,脑门大面积光溜溜,不像汉、唐、明时期的男子那样“束发”。这是因为清朝初年皇室发布了“剃发令”,强制要求所有汉人剪头发。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以别顺逆”。愿意剃头的,视为肯归顺大清,属于“良民”;不愿意的,就视为对大清怀有反意,全部杀掉。至于剃发令的主导者,一个是多尔衮,另一个则是汉臣孙之獬。

提出剃发令的不是满人,是一个汉人?只因他一句话,无数汉人遭罪

1644年,清军刚刚入关,多尔衮就着手宣传“剃发令”。但由于反抗情绪太大,他不得不取消了这一计划。谁知孙之獬却极力强调“剃发令”必不可少,在他的推动下,多尔衮于1645年六月重审“剃发令”,让所有人10天之内剪掉头发留辫。

为什么孙之獬要提出这样的建议呢?还得从他个人的经历说起。孙之獬是山东淄川县人,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对功名富贵有很强的渴盼心理,31岁时,孙之獬考中进士,那会儿大太监魏忠贤正横行朝野。

提出剃发令的不是满人,是一个汉人?只因他一句话,无数汉人遭罪

孙之獬眼看着攀附魏忠贤的人都获得高位,便也跑去巴结。果然,魏忠贤对他另眼相看,孙之獬也因此过了一段风光日子。没想到后来崇祯皇帝以“十大罪”处置了魏忠贤,跟着他的人纷纷遭罪。

在这些人里面,孙之獬可谓特别。当时大臣们都申请毁掉魏忠贤用来排除异己、颠倒黑白的书籍《三朝要典》,唯独孙之獬抱着这本书痛哭,一边哭一边怀念过去。崇祯皇帝下令将他打发回老家,并没有要他的命。

提出剃发令的不是满人,是一个汉人?只因他一句话,无数汉人遭罪

16年后,孙之獬被清朝召去为官,封了个礼部右侍郎。孙之獬兴高采烈,对清朝皇帝感激涕零,为此他特意将发型改成了满清大臣留的“金钱鼠尾”,以示自己对清朝忠心耿耿。没想到那些满清大臣反而因此看不起他,笑他是软骨头。

顺治皇帝上朝的时候,满臣站一边,汉臣站一边。孙之獬融入不了满臣的圈子,汉臣又嫌弃他主动剃发的谄媚,不愿跟他为伍。孙之獬尴尬得不行,回去后越想越气,便写了一道奏折上去,将多尔衮当初的决定大大夸赞了一番。

提出剃发令的不是满人,是一个汉人?只因他一句话,无数汉人遭罪

夸完之后他又向顺治皇帝建议,说陛下新坐天下自然要有一番新气象,汉人的衣冠旧样都应该跟随大清改变,不然的话陛下就太委屈了。他这番话正好合了多尔衮的心意,多尔衮顺势而为,推出了强制性剃发令。

这道令激起了无数反抗,因为不愿剃头而死去的汉民数量难以估算。《思文大纪》记载:“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那么孙之獬最终结局如何呢?他两年之后被削去官位,打发回乡,正巧撞上起义。愤怒的起义军将孙之獬当街肢解,他一家老小也全部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