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了班固对汉武帝经略西域的一些看法,写道

“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虽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亦何以尚兹!”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班固对于汉武帝经略西域持有的其实是反对意见

,在班固看来汉武帝经略西域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就如上述所言

“弃之不为损”

,况且汉武帝还为了经略西域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只不过在现代看来班固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但是作为当时当地的人来看,经略西域确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班固的这种看法只不过是受到了历史的局限性而作出的评论而已。

当然不只是班固如此认为,自从汉武帝决定经略西域开始就一直被诟病,既然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那就说明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确实是不可取的。

首先汉朝时期已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

因此汉武帝经略西域的做法就是不符合儒家思想的。

儒家一直讲究

“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

可是汉武帝经略西域的起初目的却是为了

“断匈奴右臂”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这样的做法有失儒家仁政的思想

,所以被人诟病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在现在看来汉武帝经略西域的策略绝对是非常有高见的决定。

如果不是汉武帝经略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甚至中国与外国的交流会不会这么密切都不得而知。

不仅是文化上受益匪浅,经略西域策略也为汉朝成为东亚霸主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汉武帝经略西域,可能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不会与秦朝平分秋色了。

不过在经略西域的途中汉武帝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重中之重的就是财政压力,可是汉武帝对于经略西域非常地执着,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实现了通西域的目标。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一、汉武帝经略西域政策之一为财政改革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汉武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对财政进行改革

,当然汉武帝进行财政改革也不全是经略西域,还有匈奴的一部分原因。

其实不光是财政改革是因为匈奴的迫使,就连经略西域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匈奴的原因,由此可见匈奴的存在对于汉朝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

1、汉武帝经略西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匈奴的屡次侵犯

汉朝建立初期沿袭的除了秦朝的大一统以外,还沿袭了秦朝的最大隐患,那就是匈奴

汉朝时期匈奴的气焰十分嚣张,屡次对汉朝进行了侵犯,甚至一度打到了长安附近。

对比史书记载

“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代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珠讨之曰久矣。”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所以说汉朝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消灭匈奴这一威胁,为此汉武帝就提出了

的战略,同时就派遣了张骞出使西域。

只不过在此过程中汉武帝的目标发生了变化,由一开始的“断匈奴右臂”变成了“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所以说是匈奴的屡次侵犯才导致了汉武帝有了经略西域的念头,也是因为匈奴的侵犯才会导致后来的财政改革。

毕竟讨伐匈奴需要花费的军需物资是一个非常大的支出,而张骞出使西域同样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

面对这样的窘境汉武帝就提出了财政改革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2、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简析

财政危机出现以后无论是讨伐匈奴还是经略西域都受到了影响

,一方面是刚刚灭了气焰但是迟迟不肯投降的匈奴。

另一方面是首鼠两端的西域诸国,无论是哪一方都是汉朝成为霸主的潜在威胁。

所以说汉武帝非常明白对于匈奴的战争一定要斩草除根,对于西域的经略也绝对不能停滞,那么就只好改革汉朝财政,为前方的战争充盈后方力量

汉武帝对财政的改革主要方向是将社会财富收于中央政府控制

,以此作为战争的储备资源。

在《盐铁论》中记载道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由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汉武帝所实施的收拢社会财富其实就是垄断一些行业的收益

,比如说盐业、制铁和酒业等等。

这些行业很多都是暴利行业,也有很多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垄断这些行业所得到的财政收入是非常可观的,这些钱正好就可以作为支持讨伐匈奴和经略西域的经费。

而且汉武帝的这次财政改革进行得非常成功

,这些社会之财在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短期内快速地解决了政府财政的压力,对比史书记载的是

“一岁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物,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富而天下用饶。”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二、汉武帝经略西域政策之二是屯垦戍边战略计划

在财政方面汉武帝作出了英明神武的决定,在经略西域的战略方向上同样地也表现出了皇帝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气势。

虽然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经略西域的军队还是需要大量的军需。

于是汉武帝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实行屯垦戍边策略,

所谓的屯垦戍边可以看成是两个战略大事,一是屯垦一是戍边。

1、汉武帝屯垦戍边策略的屯垦计划的内容简析

所谓的屯垦也就是说一边开垦荒地一边行军作战

,开垦出来的荒地正好就可以作为军需储备的仓库。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而且这样做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军需的开支和投入,实现自给自足虽然不太现实,但是却可以大大地减缓汉朝的财政压力。

西域之路大多是荒漠,地形也是黄土高原,所以说

“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

由此可见汉武帝的屯垦戍边策略确实是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非常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汉朝时期屯垦戍边下开垦出来的荒地至今为止还在为百姓服务,根据记载这条路线

“使天下蜚刍輓粟,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转输北河。”

也就是今天的山东。

虽然屯垦政策有可实行的条件,但是经略西域毕竟是要不断前进的,军队不可能永远就在这里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地,

那么屯垦的弊端也就暴露出来了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只不过汉武帝也想好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进行移民屯垦

,“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万囗”也就是说将一些贫民移民到经略西域的旅途中让他们也加入屯垦的队伍,

这样既能保证屯垦的顺利实施,又能保证经略西域的军队进度不受影响

2、汉武帝屯垦戍边策略的戍边计划内容简析

有了财政改革和屯垦制度的实施,汉军经略西域的步伐稳步前进,而且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军也占据了高地。

不过汉武帝深知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说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很是谨慎,也就是所谓的戍边政策,即持续攻略适可而止,绝对不会冒泡前进。

经略西域的一个重点其实就是匈奴

,毕竟相较于汉朝而言,匈奴对于西域的影响更大,所以汉武帝想要通西域那么必然要先征服匈奴。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因此在征服匈奴的战略方针上汉武帝不仅想要在武力上征服匈奴,更想在经济、政治等全方面征服匈奴。

于是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在武力上战胜匈奴以后,汉武帝又开始了对匈奴的心理战。

三、汉武帝经略西域对我国历史有着怎样的意义

由此可见汉武帝为了征服匈奴为了经略西域却是付出了很多,不仅动用了大量的财政。

也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也正是因为劳民伤财才会有班固等很多人对于汉武帝的不认同和诟病。

但是汉武帝经略西域以长远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英明的决定,首先就是解决了困扰了王朝很久的匈奴问题,其次就是实现了文化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开通了丝绸之路。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是古代社会就连现代社会也一直享受着丝绸之路带来的收益。

除此之外汉武帝开创的屯垦戍边战略政策以及移民屯垦政策都为之后的中国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就是汉武帝经略西域的政策在当时的社会来看确实有一些小题大做,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不过汉武帝经略西域的决定却是一个惠及千年的决策

所以说汉武帝经略西域颇有一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感觉,

经过汉武帝的努力以后中国成为了东亚的霸主国家。

汉武帝是如何开通丝绸之路的?从他经略西域的策略可以看出答案

奠定了大国的基础,以后的历朝历代所进行的经略西域都受到了汉武帝的启发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盐铁论校注》 马非百 中华书局

[2] 《中国税收制度史》 黄天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汉代农屯说》 朱和平 农业考古

[4] 《流沙坠简》 王国维 中华书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