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不选择装死呢?

小时候看古代战争剧的时候,那些尸横遍野、刀剑横飞的残酷场面着实吸引人眼球。冷兵器时代两军交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不管最后是胜方还是败方,都仿佛经历了一场地狱式的死亡之舞。那么,我们不禁会想,竟然战争如此可怕,那些士兵为什么不选择装死呢?屈辱是屈辱一点,好歹可以活命啊。

为什么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不选择装死呢?

但其实不然,有句话说得很好:“在战场上装死,你就真的死了。”其实,古代士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口号的有理想的士兵,二是本不想当兵,却阴差阳错当上士兵的“壮丁兵”。前者肯定不会想到装死这件事,而后者即便想,也得要掂量掂量,这个死装得不。

为什么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不选择装死呢?

首先,装死被发现的代价极大

军队里有一个部队叫做监军,顾名思义,他们就是专门盯着战场上的士兵有没有专心杀敌,有没有逃跑,有没有投降反叛的,当然也会盯着任何一个想要装死的士兵。如果装死被发现,或者被其它士兵举报,那么下场甚至比战死还更恐怖。

比如东汉末年时期,朝廷法律规定:战场上装死以逃兵罪论处,不光士兵要受到惩罚,其妻儿兄弟姐妹一同将被逮捕拷打。而到曹操时,更是变本加厉,所有装死和逃跑的士兵其家庭成员全部一起株连处死。所以,与其受尽屈辱而死还要连累家人,不如举着刀枪冲一冲,九死还有一生不是么。

为什么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不选择装死呢?

装死比战斗离死亡更近

古代战争都是讲求列阵而战,排兵布阵相当紧凑,大家想想,一旦你倒下装死,己方的战友就会补过来,这样人来人往,马进马退的,不用敌军,能不能在自己一方的脚下活下来都得打个问号。

再者说,无论古今,在战场上都有用“阵亡”士兵当挡箭牌的传统。装死的士兵很有可能被己方的战友或敌军拿起来当“盾牌”使用,这种情况你是暴露装死而反抗,还是任由别人拿你来当炮灰?

为什么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不选择装死呢?

战斗结束后,才是最大的危机

如果足够幸运,装死撑到了战斗结束,也别高兴得太早,真正的生死考验才刚刚来临。这个阶段无非有两种可能:己方胜利或者敌方胜利。如果是己方部队胜利了,要么被打扫战场的战友发现装死,要么侥幸逃过一劫。但是要知道,一般的战场都发生在杳无人烟的地方,一个人生存下来,既不能回部队,也不能回家,在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支撑多久?

但如果是敌方胜利,要面对的危险就直接多了。通常胜利的一方,对待对方的尸首,要么挨个乱插一遍确保死透了,要么就地掩埋,或者一把火烧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装死者活下来的概率也相当低,除非愿意当俘虏。但是俘虏会不会被杀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即便没被当场杀掉,作为俘虏的身份想必也比死好不了多少。

为什么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不选择装死呢?

其实按照性价比来说,在战场上奋力杀敌,拼出一条血路,绝对比装死更高。所以士兵们通常都不会选择装死,装死有千百种死法,而勇敢拼杀,却有可能活下来并升官发财,名扬天下,算一算,就知道怎么选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