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12支纵队中,万毅、曾克林、胡奇才、段苏权等将领,曾经都从纵队司令员职务上被换下。

如果从战绩和能力角度来讲,胡奇才被换下,担任纵队副司令员。不仅他自己想不通,很多人也想不通。
胡奇才在东北战场上,打过两次战役都非常有名气。一场是新开岭战役,一场是塔山阻击战。
1946年,他率部诱敌深入,全歼号称“千里驹师”25师,创造东北民主联军第一个歼灭正师等范例。
新开岭一战是胡奇才担任4纵司令员后,第一次打大仗,而且旗开得胜,政治和军事意义都很大。
因为在1946年2月,南满军区4纵在沙岭战斗中打一次败仗,士气极其低落,加上根据地困难,很多战士思想出现波动。
沙岭战斗是首任司令员吴克华指挥,战斗结束后,他因病到后方,胡奇才担任代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不得不说,新开岭战役让4纵打了一场翻身仗,鼓舞南满军区几万指战员的士气。
打胜仗,却被降级,想不通
1948年春,辽东军区撤销,军区领导下放,身为辽东军区参谋长的吴克华,与副政委莫文骅被派往4纵接替胡奇才和彭嘉庆的职务。
胡奇才对于这样的任命想不通,他觉得自己一直带兵打仗,而且打不少硬仗、胜仗,无故被降级。
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胡奇才能打仗是有目共睹的,可他因病也经常到后方养病,部队很多工作都是由当时的副司令员韩先楚和政委彭嘉庆负责。
部队要打大仗,纵队一把手身体不行,怎么指挥部队?这或许是总部考虑的问题。把他从司令员变成副司令员,更多因为身体原因。
让吴克华担任司令员,因为他是四纵首任司令员,熟悉部队,尽管他已经离开部队2年。
林总点将胡奇才,驻守塔山
1948年,辽沈战役序拉开序幕,夺取锦州是东北民主联军在辽沈战役的第一步。
总部给4纵的任务,在塔山坚持7天,掩护主力顺利拿下锦州。
塔山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地方,怎么御敌,胡奇才到前线视察部队,调整作战部署。蒋介石派11个师进攻塔山,胡奇才率领4纵能否坚守住,是一个很大考验。
为增强指战员的信心,胡奇才坐镇前线,要做到人在阵地战,吴克华在后方基本指挥部。
就这样一场惨烈的阵地战打响,4纵面临陆海空的炮火,死死坚守住,反复争夺。最终等到主力拿下锦州,才结束战斗。
从严格意义上,胡奇才最辉煌的战绩是驻守塔山,他是前线指挥,而新开岭战斗,前线指挥是韩先楚,他在后方基本指挥部调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