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1947年,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起的全面进攻多方受挫,屡战屡败,蒋介石吃亏后决定改变进攻策略,收缩兵力重新集结之后发动重点进攻,蒋介石的战略意图是让顾祝同来接替薛岳在徐州全权负责剿总事宜。

莱芜战役后,整个山东战场上国民党集中了24个整编师共计45万大军,采取集中兵力、首尾兼顾、左右为邻、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术,计划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誓要将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消灭在山东战场上。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由于国民党部队换了战术,部队行进非常密集,5月上旬陈毅、粟裕率领华野主力转移至蒙阴、新泰、莱芜一带隐蔽集结寻求战机,顾祝同见华野主力避其锋芒向东撤退,遂命令各部追剿前进,同时命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25师、83师从南线挺进进军沂水。

华野主力东撤后,粟裕就考虑如果国民党部队尾随而来,那么就要视敌情择其一路全歼之,如果敌人密集靠拢,就先攻打潍县作为诱饵,歼灭其援助之敌。

5月10日,汤恩伯兵团第7军和整编48师率先出动,企图占领沂水,这两支部队都是桂系的王牌,粟裕决定就先拿他们开刀,下达命令让第2、7、8纵队作为主力,第1、4、9纵队在外围隐蔽歼灭增援之敌,3、10纵队防御北犯之敌。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但是在临战之前,一个小契机却让粟裕改变了作战目标,当时华野总部隐藏在沂水和蒙阴之间的一个小镇当中,但在5月11日,这个小镇却遭到了国民党空军部队的轰炸,粟裕觉得为何国民党会出动空军专门轰炸这个小镇,肯定事出有因让人去查。

一查才得知,当时国民党一个排长被俘虏后关在了这里,他看到这里有很多天线,来往的人员很多还听到有人说“总部”,后来他逃回了国民党74师驻地,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张灵甫,张灵甫判断这里很有可能是华野总部,这才派了飞机前来轰炸。

粟裕不禁想张灵甫既然知道了这里是华野总部,会不会直接进犯呢?值此之际,代号“第4中队”的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技术侦查部队给了粟裕一份情报,上面将汤恩伯兵团的部署情况全部标明,粟裕根据这些情报经过冷静的分析,认为国民党在山东战场要发起全线进攻了,整编74师就是国民党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此时国民党已经知道坦埠是华野总部所在,整编74师作为箭头部队在两翼和后续部队的掩护下直扑而来,准备一举消灭华野指挥部,从而引起混乱聚而歼之,粟裕当机立断放弃了歼灭第7军和整编48师的作战计划,准备给国民党部队来个反包围。

他决定集结精锐纵队,趁敌人正在行军途中,接缝处有空隙的契机,采取“猛虎掏心”的办法从中央切入,将对我军威胁最大的整编74师与其他部队之间的联系切断,围歼蒋介石的“御林军”,彻底将这根硬骨头消灭干净。

粟裕将自己的打算给陈毅司令做了汇报,多年之后他在回忆录中提到了当时改变主意攻打整编74师的想法,主要有四点依据: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第一点就是只要歼灭74师,那么国民党军企图歼灭华野主力的愿望就会落空,改变战场态势,如果仍维持原状攻打第7军和整编48师,这两支部队只是桂系的嫡系而不是老蒋的嫡系,那么其他部队很可能会置若罔闻,继续按原计划对我军进行包围,如此一来反而会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但整编74师就不一样了,这支部队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全美式装备,无论是技战术还是装备兵员都是首屈一指,如果能够歼灭它,那就能够给国民党军从实力和精神两方面的打击,给敌我华野不好惹的印象,就连74师都能全歼,其他部队也得再掂量掂量,况且74师是华野的死敌 ,两淮地区的血债,还有淮阴涟水之辱,都是74师造成的,这次能将74师歼灭,对于华野指战员肯定能产生极大鼓舞。

第二点攻打歼灭侧翼、孤立的敌人一直是解放军的传统打法,华野也是如此,宿北战役围歼戴之奇师是唯一一次中央突破的打法,但当时四周的敌人距离较远,不像现在这样密集,所以说这次围歼张灵甫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同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华野先后打了苏北、鲁南、莱芜等战役,部队的技战术有了很大提高,各级指战员积累了很多大兵团作战经验,其次华野的武器装备也在战斗中不断加强,是具备围歼强敌的条件的。

而且敌人围绕整编74师采取中央突破的办法,肯定是看准了我军会避其锋芒主动后撤,如果这时候出其不意以中央突破反过来应对敌人的中央突破战法,就打他最强的74师,出其不意之下肯定可以收到奇效。

第三点就是山东战场上敌人集结了二十多个整编师进攻,而华野只有9个纵队外加一个特种兵纵队,兵力上是不占优势的,但现在张灵甫的74师已经集结到华野主力正面,我军兵力全部集中在这里,局部兵力对比是5:1,只要能够将74师的两翼还有后路切断,能以优势兵力发起对74师的围歼,战略上不出现失误是可以实现全歼的。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第四点就是强弱本来就是相对的,74师是重装部队,只要进入山区相当于自卸一臂,此消彼长之下华野就能发挥自己优势,且74师张灵甫骄纵自大,与其他友邻部队积怨颇深,只要我们坚决打援,其他部队很可能不会积极救援。

听了粟裕的阐述后,陈毅眼前一亮,粟裕的这个计划虽然大胆,但是如果用好了决定会将74师这个硬骨头打掉,他思虑后十分赞同,说道:好!我们就是要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给他来个“猛虎掏心”,打掉整编74师,看他张灵甫还狂不狂!

5月11日,张灵甫率整编74师从垛庄出发,由孟良崮西麓向坦埠以南华野9纵阵地进攻,粟裕取得毛主席等人的同意后,决定以5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4个纵队阻击敌人援兵,特种兵纵队也全部配备给主攻部队一同参战。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为了防止张灵甫后撤,粟裕命令王必成的6纵务必要赶在张灵甫察觉撤退之前占领垛庄,切断他的退路,王必成自从涟水之战败于张灵甫之后一直想要找回场子,这次粟裕就把这个机会给了他,接到命令后,王必成率领6中两万多人一天一夜急行军130公里,15日凌晨就攻占了垛庄,张灵甫的退路彻底被切断了。

张灵甫本打算撤回垛庄固守待援,没想到王必成抄了他的后路,就在垛庄被6纵占领后一小时,张灵甫无奈命令部队丢掉美式重炮和其他装备,收缩兵力上了孟良崮,依托孟良崮、芦山地区负隅顽抗等待救援。

此时双方的作战意图都很明显,如果国民党其他部队能够在74师被消灭前赶到孟良崮,那么华野将腹背受敌形势危急,反之74师撑不住,那么百万军中取敌首级就会严重地打击国民党军士气。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其实早在被切断退路之前,张灵甫就致电汤恩伯,让他督促左右友军尽快前来救援,当时他还抱着以身做饵的心态,想要来次中心开花,但是张灵甫这人仗着蒋介石的宠信骄傲自大,与其他部队长官关系都不怎么好,整编25师的黄百韬、83师李天霞等人救援自然不怎么尽力了。

张灵甫数次告急,在汤恩伯的严厉督促下,李天霞的83师畏缩着向前推进了几公里,刚与解放军交上火就裹足不前,黄百韬的108旅也是刚刚碰上解放军就“溃退”下来,这样一来,74师的两翼更加空虚。

李延年在张灵甫的司令部里催促黄百韬尽快救援,但黄百韬仍然不动一兵一卒,他知道李延年待不了多久,果然,李延年跟他通了电话后不一会儿就离开了74师,张灵甫看着黄百韬等人毫无动静,在司令部里大骂黄、李二人党国败类、见死不救。

由于74师的电台到处发求救呼叫,蒋介石也知道了张灵甫在山东情况危急,亲自给顾祝同、汤恩伯、黄百韬、张淦、李天霞等人下了命令,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救援张灵甫,汤恩伯接到电报后就知道蒋介石发火了,再也不敢迟疑,连忙赶往垛庄准备指挥。

但是在半路上却遇见了从前线回来的副司令李延年,一问才知道垛庄被攻陷了,张灵甫后路被切断了,只怕凶多吉少,随后汤恩伯再次给黄百韬和李天霞下令让他们全速出击,黄、李二人这才拖拖拉拉地各自派出一个旅和一个团救援。

此时战场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调动了各部全力增援孟良崮,最近的不到10公里,最远的也就只有两天的行程,华野负责打援的部队压力越来越大,而此时各主攻部队还没有拿下74师,如果被敌人冲破封锁线后果不堪设想。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此时华野司令员陈毅也如坐针毡,听着各处增援部队的动静心急不已,15日晚他给前线的1纵司令叶飞打电话告知了敌人的增援部队动向,言明如果16日拂晓不能全歼74师,那么我军就会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当中。

电话里的陈毅也颇为忧心,他授权叶飞指挥华野1、4、6、9纵总攻孟良崮,说哪怕是付出两个纵队的代价也要拿下74师,还说部队打光了也要拿下敌人在所不惜,决心可见一般。

给叶飞打完电话后,他又给许世友打去了电话,说道: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崮拿下来!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们补充一千,打掉两千,补充两千,谁攻上孟良崮谁就是英雄!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随后他又分别给其他两个纵队去了电话,各纵队司令员全都斩钉截铁地说保证完成任务,并向手下的师长们传达了指示,许世友挂断电话后提着大刀冲到了第一线,下令道:全纵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随我冲!

在各纵队不计伤亡的冲锋下,每个山头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16日上午,华野攻占了雕窝、芦山,整编74师主阵地全部丢失,下午3点,孟良崮主峰被攻占,张灵甫战死,74师亦被全歼。

孟良崮之战后华野实力大增,而国民党则全面从山东战场撤退,此战开创了中央突破歼灭强敌的范例,对瓦解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

后来粟裕回忆74师的覆灭曾说涟水保卫战对于张灵甫来说是个转折点,那一战让气焰嚣张的74师伤了元气,两次涟水之战74师的老兵伤亡了1/3,后来补充的兵员还没有训练好就拉到了山东战场,也为他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许世友提着大刀亲自冲锋,陈毅:打掉一千补一千,打掉两千补两千

其实早在涟水之战后张灵甫就有预感,他发给胡琏和方先觉的电报中就曾说如果继续下去,不过年余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孟良崮之战也印证了他的话,但他还是过于乐观地预估了,仅仅半年之后他就覆灭了,连带着74师也被全歼了。

码文不易,欢迎关注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