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结束了,朝鲜半岛回归了久违的平静,尽管结束了朝鲜战场的军事行动,但是朝鲜战争的后遗症70年过去了还没有完全解决,不过一些过往的人事云烟可以盖棺定论了。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如果评价“联合国军”的总司令,笔者觉得挖坑、填坑、背锅三个词比较合适。

【挖坑狂人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这是一个因性格导致了巨大争论的狂人。出生于军事世家的麦克阿瑟,也许天生就该吃这碗饭,从在西点的学习生涯到一二战战场,积累了太多的光环:

1903年,以98.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西点军校的毕业分数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1903年~1916年,从少尉晋升到少校,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可谓火箭般的速度;

1917年,赴法参加一战,第二年因作战勇敢和指挥有方,晋升为美国陆军准将;

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1920年至1941年二战爆发前,麦克阿瑟已经衔至四星上将,担任美远东军总司令;

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而美国历史上的五星上将寥寥无几!

辉煌的履历背后,是收获的无数的荣誉:

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院长、海陆空勋章最多的将军......

而荣誉加身的背后却有着淡淡的隐忧,这也为其狼狈结束军事生涯埋下了伏笔,那就是麦克阿瑟张扬的性格,以及自行膨胀到自大、自负的张狂,因为此,他跟美国政界不睦,和五角大楼的同僚关系也不融洽,所以麦克阿瑟选择了自我放逐,成为了亚洲一霸,先是成为了菲律宾元帅,军事接管日本后,成为了天皇都要仰其鼻息的人物。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

不可否认,麦克阿瑟在日本的日子里,虽然称王称霸,但是对日本战后的经济、民生恢复还是有很大贡献的。本来在即将退休的日子里,每天有人捧着,对自我满足欲特别强的麦克阿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归宿,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切!

1950年6月25日,苏联扶持的北朝鲜人民军和美国扶持的南朝鲜军开火了,朝鲜战争爆发了!也怪美国这种坑爹的队友,南朝鲜臃肿的军队像极了美国军队,但是没有国力和武器装备保障的南朝鲜军哪是北朝鲜人民军的对手。北朝鲜军以150辆二战淘汰的苏式坦克,打着灭顶之灾的战术,没到三天就开到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远在华盛顿的杜鲁门急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事发突然,只有日本的军队可以最快入朝以挽颓势了,因为即使后勤保障强大如美国,也不可能短时间从美国本土和其它驻军基地调兵过来。1950年7月7日,一纸电文,麦克阿瑟成为了联合国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欣然接受了。

在麦克阿瑟看来,朝鲜战场的局势很快就可以改变,别说三八线了,整个朝鲜半岛也不在话下。但是入朝初期,朝鲜人民军给了联合国军当头一棒,入朝的两个月战局并没有根本性扭转,直到被继任者李奇微称为赌注为五千比一的赌博仁川登陆成功后,人民军腹背受敌,撑不住了,请到了援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此,麦克阿瑟开始了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较量,也加快了麦克阿瑟耻辱离场。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时观看空军轰炸

从国力各方面来比,这场战争根本没悬念,麦克阿瑟肯定是这么想的,所以根本没有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但这只虎狼之师,不再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候的孬兵了,这是彭德怀带领的铁军!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志愿军入朝作战

彭德怀,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打的都是恶战,面对海陆空三军联合,具有完全的炮火优势后勤优势的联合国军,彭德怀用第一次战役的胜利给麦克阿瑟了一个下马威,但是麦克阿瑟完全不在意。

麦克阿瑟轻视志愿军,觉得在强大的空军监视之下,不可能有成规模成建制的志愿军进入朝鲜,来的真的是志愿的!第一次战役的失利并没有给麦克阿瑟敲响警钟,更是扬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让小伙子们回家过节,这也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彭德怀给麦克阿瑟在东西线分别扎了一个大口袋,在清川江和长清湖一带,让麦克阿瑟看到了新中国的战士究竟是怎么打仗的,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了三八线。清长大捷,终于打醒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终于承认这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第二次战役示意图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为了赢得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第三次战役开始了,尽管这是一场敌人有预谋的撤退(那个填坑的人来了,到李奇微时再详细讲),但将战线推进至三七线附近,占领南朝鲜首府汉城,政治意义巨大!

麦克阿瑟开始惊慌失措了,但骄傲的美国人怎么能轻易低头,此时,麦克阿瑟犯了兵家之大忌,尽管已经因为大放厥词被美国政府警告,但麦克阿瑟还是死性不改,终于激怒了远在华盛顿的杜鲁门,杜鲁门实在不想为麦克阿瑟挑起的原子弹、第三次世界大战等舆论事端擦屁股了,一纸电文就将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终结了!电文是艾奇逊发出的:

我奉命将杜鲁门总统的以下指示转达给你,作为美国总统和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我有责任撤销你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联合国部队总司令、远东总司令和美军驻远东指挥官的职务,并对此深感遗憾。请你将指挥权立即移交给马修.B.李奇微中将,你将有权发布必要的命令,以完成你所选择的归国旅程,下一道电文将对你的免职作出解释,也将同时与此命令一起公布于众。

麦克阿瑟是有军事才华的,但自负任性害了他,也终结了其军事生涯,只是给联合国军挖的大坑,也只好留给下任来填了!

【填坑能手李奇微】

1950年12月23日,对第八集团军来讲,是一个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日子,在大逃亡的日子里,第八集团军的司令沃尔顿.沃克被友军撞死了!只是此时身在五角大楼的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怎么也没有想到,一纸命令,自己就成为了第八集团军的司令,从此,以拯救了联合国军而闻名!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李奇微

李奇微的履历,尤其是45岁之前的履历,跟前任麦克阿瑟比起来那是逊色多了,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门罗堡的李奇微,出生到进入西点军校前跟万千美国孩子并无二致,你几乎了解不到他的个人信息。

1917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先后在母校和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后在中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玻利维亚、菲律宾、巴西和美国各地服役并先后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深造,一过就是八年的时间。

直到1939年,才在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谋得一个参谋席位,如果不是二战爆发, 也许李奇微的军旅生涯也就泛泛了,但二战给了李奇微扶摇直上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迅速发展,并大规模用于作战。但是美国的空降兵发展比德国、苏联等要晚十年左右,李奇微看到了机会,将自己带的步兵师改编成为了空降兵,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二战时期迅速发展的空降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奇微的空降师在西西里岛和诺曼底的登陆作战中表现突出,因为西西里岛登陆加速了墨索里尼的垮台,而诺曼底登陆彻底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局,加速了德意志法西斯的崩盘。从此李奇微扶摇直上:

1944年8月,升任美第18空降军军长,并参加了多次对德作战;

1948~1949年任加勒比地区美军司令;

1949~1950年任陆军副参谋长。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位,接到调令,写了遗书,就来到了朝鲜战场。

孙子兵法有云: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李奇微深知这一点,所以他飞到老领导麦克阿瑟下榻的东京请得了尚方宝剑,那就是不干预自己。此时的麦克阿瑟已经惊慌失措了,表示一切都依你。回到朝鲜就开始了其大刀阔斧的改造,目的只有一个:士气!士气!士气!因为精神阳痿的联合国军是打不过志愿军的。

对于溃逃的南朝鲜军,本来美国人都不怎么正眼瞧,也没指望能有大用处,但是该发挥的作用当炮灰还是必须要发挥的!简单粗暴,让美军在后方督战,逃跑就开枪,这下还真好使,反正逃跑必死,在前线拼一拼还有希望活命。

真正要解决的是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的士气,三次战役后的美军经历了历史上距离最长的退却后,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李奇微很快抡出了三板斧:

一是调撤师级以上领导,前三次战役以后,很多第八集团军的师长都认为志愿军不可战胜,对李奇微的作战命令有意拖延,李奇微果断换将,从本土及欧洲战场抽调人员,保障首先从作战指挥人员开始,心理上不怕与志愿军交战,俗话说,换帅如换刀,这个调整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是自己以身作则,亲临前线,与士兵交流,同时其身上配备的两颗步兵式手雷,即使是做做样子,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是给已经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放假,去日本度假,很多美军将领家庭成员都生活在日本,家庭的力量是强大的,李奇微深知这一点;即使是年轻军官,日本的酒吧、女郎就是战争创伤最好的药!

这么一整顿,还是有效果的,但提振士气最好的方式就是打一仗!

《孙子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奇微经过和俘虏以及军官的交流,发现了志愿军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后勤,针对我军后勤薄弱,没有制空权的弱点,闻名于世的磁性战术诞生了!

在磁性战术的指导下,联合国军发起了第四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被迫进入守势。第四、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似乎朝鲜战场的局势对联合国军显得不那么悲观了!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志愿军进入防御——铁原阻击战

李奇微接着又发动了针对志愿军后勤的空中绞杀战,但是却炸出了一条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战场从此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防御战阶段,双方回到了起点:三八线!

如果你打开各种百科,对李奇微的介绍都有一句话,那就是以拯救了联合国军而闻名!李奇微避免了联合国军被赶下大海,但要说再进一步,也不可能了,但至少李奇微把这个坑填上了,仅此而已!

1952年5月,李奇微的老领导,指挥诺曼底登陆的埃森豪威尔回美国竞选总统,且当选,李奇微前往欧洲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显然这是一个比朝鲜战场更重要的职位,李奇微升了,接替他的是克拉克。

【背锅司令克拉克】

1952年4月,克拉克任美国远东地区总司令,并在5月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克拉克出生军人世家,但作为李奇微的同届同学,成绩算渣的,全班139人,排名111名,不过后来的晋升速度却比李奇微快了不少。

克拉克参加了一战,但是表现平平,但是归国后长达十年的受训和教官生涯,让其成长为了著名的两栖作战专家,并在1939年美国西海岸的两栖登陆演习中获得了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的赏识从此坐上快车:

1940年升中校,任战争学院教官;

1941年8月被马歇尔调到陆军总部任主管作战的助理参谋长,跳升准将;

1942年初,他先后担任美国地面部队副参谋长、参谋长;

1942年8月升少将,任第2军军长,与美国驻英国的地面部队指挥官;

1942年11月,他已成为中将并被任命为火炬行动的联军副总司令(总司令为艾森豪威尔将军,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

克拉克升任中将时年仅46岁,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将,但是在二战战场表现机会并不多,1947年6月返美,先任司令部设于旧金山的第六集团军司令,两年后出任美国地面部队司令,直到出任朝鲜战场联合国军司令。

不过克拉克接任的时候,基本上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双方都在对峙阶段了,每前进一步都代价巨大,在战场后方,无烟战争正在继续,为了争取在谈判中的有利态势,火力致胜狂人第八集团军范佛里特拿出了被李奇微否决好几次的“摊牌行动”,结果克拉克竟然批准了,谁都想在任上整出点动静不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上甘岭战役,从小战斗打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炮火密度最大的绞肉战,而摊牌也没有成功!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的志愿军在庆祝

再就没什么大动静了,美军想再次玩登陆那一套,但是志愿军司令部棋高一着,只得作罢!

美军深陷朝鲜战争的泥沼不能自拔,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连盟军也动摇了,双方终于结束了谈判拉锯战,停战协议签署了,克拉克成为了那个背锅的人!

克拉克说:

“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文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克拉克:我是第一个战败协议签字的司令,西点三杰为何兵败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用麦克阿瑟晚年的话说那就是:如果谁想和中国军队作战,那就是脑子有病!

继续阅读